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重生2012,开局5个亿> 第333章 企鹅的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3章 企鹅的刺(1 / 2)

作为全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浙江大学在杭州坐拥五个校区。

这其中,紫金港校区是浙大规模最大的主校区,建筑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是名副其实的“门面担当”之一。

而这次承办决赛的大礼堂,更是校内...

胡芷萱盯着屏幕上的第一行字,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没有落下。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像无数细小的翅膀扑向大地,覆盖了城市的喧嚣与尘埃。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北方老家,每到冬天,母亲总会拉着她坐在火炉边织毛衣,一边织一边说:“一针一线,都是暖意。”那时候她不懂,为什么非得亲手织才算温暖?现在她明白了??有些东西,只有亲自去做,才真正属于自己。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敲击键盘:

>“我们相信,每一个愿意点亮课堂的人,都不该孤军奋战。

>梦想家V5.0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全国性的教师互助网络。这个网络不是由算法驱动的流量池,也不是资本包装下的‘名师IP孵化营’,而是一个真实、开放、可参与的协作生态。在这里,老师可以上传自己的教案片段、课件模板、班级管理经验,也可以下载他人分享的内容,并通过系统自动标注来源与使用反馈,形成可持续的知识循环。”

写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回头翻看了后台数据。过去三个月,“梦想家”平台上累计上传了超过十二万份教学资源,但其中83%来自城市学校教师,乡村教师的贡献比例不足7%。这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分享,而是因为??他们太忙了。

“不是缺乏意愿,是缺乏时间和工具。”你在她身后轻声说道,递来一杯热咖啡,“很多村小老师一个人带三门课,还要负责学生午餐和家访,哪有精力整理文档?更别说写格式规范的元数据。”

胡芷萱点头:“所以我们不能等着他们来适应平台,而是要让平台去适应他们。”

第二天上午,团队召开了V5.0版本的首次需求评审会。宋舒义带来了浦东仓库的最新进展:机房已完成布线,两台主服务器已上架运行,UPS电源和防雷系统也已安装完毕。更重要的是,他联系上了几位曾在教育局信息中心工作过的退休工程师,愿意以志愿者身份加入技术支持小组。

“咱们的资金虽然紧张,但人力正在回流。”他说,“这才是真正的资产。”

会议中,姜茜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我们希望乡村教师也能轻松贡献内容,就必须解决‘低门槛创作’的问题。目前平台支持PPT、PDF、Word导入,但对于不会用电脑的老教师来说,这些仍是障碍。”

“语音转文字呢?”王灿插话,“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口述备课’功能,老师对着手机说话,系统自动生成结构化教案草稿,再由AI辅助补全知识点链接和推荐资源。”

你摇头:“还不够直观。很多老教师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更别提录音编辑。”

沉默片刻后,胡芷萱突然抬头:“我们做个‘教学黑匣子’吧。”

所有人都看向她。

“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样,记录真实的课堂过程。但它不录像,只录音+轻量传感。设备成本控制在三百元以内,内置离线AI芯片,能自动识别关键词、提问频率、学生应答次数,生成一份‘教学行为分析报告’。同时,它还能把老师的讲解实时转成文字,自动归档为可检索的教学日志。”

“这玩意儿听着像监控。”姜茜皱眉。

“所以设计必须透明。”胡芷萱强调,“设备外壳做成半透明材质,指示灯清晰可见;所有数据本地存储,只有教师主动上传时才会同步到平台。而且,每一次上传都附带一句语音签名:‘这是我自愿分享的教学记录。’”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我认识一家做物联网硬件的小厂,专接教育类定制单。”王灿缓缓开口,“老板是我师兄,之前帮我们做过一批测试用的传感器模块。如果现在提需求,最快两个月能出原型机。”

“钱呢?”宋舒义问。

“林心悦那边还有两百万未动用。”胡芷萱说,“这笔钱原本计划用于CDN扩容,但如果把‘教学黑匣子’作为V5.0的核心基础设施投入,我觉得值得。”

你点头:“而且它可以反哺AI模型。大量真实课堂语料的积累,能让我们的语音识别和教学建议引擎变得更懂中国课堂。”

最终,提案通过。

接下来的一个月,整个团队进入了高强度协同状态。你带领技术组重构了边缘计算框架,确保“黑匣子”即使在无网环境下也能完成基础分析;姜茜负责UI/UX设计,特别优化了老年教师使用的极简模式??只需三个按钮:开始recording、结束recording、一键上传;王灿则奔波于长三角各地,考察供应链,反复压价,终于将单台成本压到了298元。

而胡芷萱,开始起草《教师数据权益白皮书》。

她在文档开头写道:

>“每一位使用‘梦想家’的教师,都是知识的生产者,而非被动的内容消费者。

>因此,他们对自己产生的教学数据拥有完全的知情权、控制权与收益选择权。

>平台承诺:永不售卖教师数据,永不将其用于商业广告推送或用户画像建模。任何第三方机构若需调用匿名化聚合数据进行教育研究,必须经DAO社区投票批准,并向贡献者公开研究成果。”

这份白皮书发布当天,引发了教育科技圈的广泛讨论。有媒体称其为“中国版GDPRforTeachers”,也有质疑声音认为“过于理想主义”。但在云南怒江州那位李校长的转发下,评论区清一色写着:“我们需要这样的尊重。”

首批五百台“教学黑匣子”于春节前完成生产。没有发布会,没有新闻通稿,它们被悄悄打包,随同三千份纸质操作手册一起,寄往全国各地报名试点的乡村学校。

正月初八,第一份来自西藏那曲某小学的反馈传回。

信是手写的,字迹歪斜却工整:

>“你们寄来的‘会说话的小盒子’,孩子们叫它‘老师的小耳朵’。扎西老师用了三天才敢打开电源,怕弄坏。后来发现只要按一下绿键就行,他就每天上课都用。昨天他第一次上传了一份藏语数学课录音,系统生成的教案摘要竟然准确标出了‘分数比较’这个知识点!他激动得晚上请我们喝了青稞酒。

>我想告诉他,真正厉害的不是机器,是你愿意听见他的声音。”

胡芷萱读完,眼眶发热。

就在同一天,后台数据显示,平台日活突破六万,新增注册教师中,乡镇及以下占比首次超过55%。更令人振奋的是,DAO治理社区收到了第17号提案:

【提议设立“乡村教师星火奖”】

发起人:浙江温州?陈丽华(教龄24年)

内容:每年评选100位在平台上积极分享、帮助他人的乡村教师,给予每人5000元现金奖励+一次免费赴中心城市参加教学交流的机会。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与平台公益基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