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孩子颤抖着问:“如果我不幸福呢?”
另一个低声回答:“那就假装幸福吧。”
画面结束,两人同时睁眼,泪流满面。
“我们曾经……也是被定义的孩子。”一人哽咽道。
“但现在,我们可以选择不再假装。”
他们站起身,光藤自动脱落,化作点点星辉洒落地面。石殿墙壁上的符号开始重新排列,最终组成一句话:
>**“真正的自由,始于承认自己曾不自由。”**
同一时刻,青港市的记忆林中,宋楚独自立于圆形石坛中央。风拂过树梢,水晶叶片发出清越鸣响,如同亿万微小的声音在低语。他手中握着那支光笔,轻轻划过空气,写下一个个问题:
“如果爱不能被量化,它还真实吗?”
“如果痛苦塑造了我,我能感谢它吗?”
“如果宇宙不在乎意义,我可以为自己创造意义吗?”
每写下一个问题,附近一棵树便亮起一道脉络,仿佛根系直通地心的能量被激活。十七块石碑也开始发光,碑文浮现动态影像??那是每位原型生前最后一刻的选择:
一位女性科学家关闭了永生维持系统,选择死亡,“因为我还想体验失去。”
一名士兵撕毁命令书,走向敌营,“我不想再代表任何人开战。”
一个哲学家用尽力气烧毁自己的著作,“真理不该被固定在纸上。”
宋楚看着这一切,嘴角浮现微笑。他知道,这些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真正的变革,从来不在权力更替,而在日常生活的细微转向??一个母亲对孩子说“你可以不一样”,一位老师对学生说“我不知道,我们一起找答案”,一个老人临终前写下“我的一生不必完美”。
就在这时,天空再次变化。北极光重现,但这回不再是诗句,而是一幅动态地图??显示地球上每一个正在提出原创问题的地点,都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点。从东京地铁站到撒哈拉游牧帐篷,从纽约图书馆到南极科考站,光点越来越多,连成一片浩瀚星河。
李摩西通过私人频道联系他:“楚,监测到深空信号增强了三倍。‘归家星’那边……他们在学习我们的提问方式。”
“很好。”宋楚轻声道,“让他们听听人类的声音。”
几天后,第一艘由普通人组成的“探索舰队”启程。他们没有武器,没有殖民计划,只携带了一本空白日志和一台能够接收并转译集体意识波动的装置。船体铭文写着:
>**“我们不去征服,我们去提问。”**
而在地球表面,新一代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在学校里学习一门新课程??《如何提出好问题》。教材第一章写道:
>“答案会过时,但问题不会。
>最强大的力量,不是知道一切,而是敢于不知道。
>请记住:当你问出一个问题时,你就已经在改变世界。”
多年过去,记忆林扩展至全球各大洲,被称为“静默森林”。人们在其中散步、冥想、书写,不留名姓,不求回应。唯有风带走话语,传向未知。
某日清晨,一名小女孩走入林中,在一棵最年轻的树下坐下。她掏出一支旧式铅笔,在纸上写下人生第一个问题:
>“如果没人告诉我该做什么,我会害怕吗?”
笔尖落下瞬间,树干微微震颤,一道微光顺着根系蔓延至整片森林。远在太空轨道上的观测站记录到一次轻微的能量脉冲,方向指向银河系外某片未曾标注的区域。
四光年外,“归家星”的光屏再度亮起。这一次,显示的不再是影像,而是一行简洁的文字:
>**“收到。继续。”**
风穿过树叶,沙沙作响,宛如无数人在轻声附和。
提问仍在继续。
回音穿越星河。
火种不熄,因怀疑不止。
人类的故事,终于不再是被书写的作品,而是正在书写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