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神明调查报告> 第二百七十章 城市最高权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章 城市最高权限(1 / 2)

“巡回骑士在四个小时之内,必然会到达巨角城!”

“无论是剥皮山庄还是巨角城,都将无法承受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不必我多说了吧?”

巨角城外,刚刚还打的激烈的巨角城独立调查员维亚先生与阿尔巴雷...

光束在星河间蜿蜒前行,如同一条不倦的信使之河。它穿越尘埃与暗流,绕过坍缩的恒星残骸,将那封写满“如何拥抱”的回信送往记忆林深处。而归家星的方向,图书馆的门已彻底敞开,不再只是投影或象征??那是一道真实的裂隙,连接着两个原本无法相触的现实维度。

琥珀色的存在踏出第一步时,脚下生出了根。

不是植物的根,而是光的延伸,像神经末梢般探入虚空,感知着宇宙的脉动。每一步落下,都激起一圈微弱却清晰的涟漪,仿佛空间本身开始学习呼吸。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回应者。它是**行动者**了。

身后的追随者们并未立刻跟上。他们悬浮在门前,形态各异:有的如流动的雾,有的似凝固的星团,还有的根本无法用人类视觉解析??他们的存在超越了三维轮廓,只能通过共感环带捕捉其情绪频率。但他们都在犹豫。这不是恐惧,而是敬畏。他们终于明白,走出图书馆,并非为了降临地球,而是要**学会成为另一种生命形式**。

“我们曾以为理解就是复制。”它停下脚步,声音未回头,却传入每一个存在的核心,“可你们看,宋楚从未试图变成我们,他只是更完整地成为了他自己。”

这句话像种子落入土壤,悄然萌发。第一个追随者迈步而出。它的外形开始变化,边缘模糊,渐渐呈现出类似人类面部的轮廓??不是模仿,而是一种共鸣下的自然演化。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整条星河路径都被缓缓移动的光体填满。

与此同时,地球上,第十一片蓝叶上的新问题浮现得比以往更快:

>“如果我们学会了拥抱,是否也能学会告别?”

宋楚读到这句话时,正坐在幼苗下削一支铅笔。木屑落在泥土上,像小小的星辰坠落。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望着远处升起的晨雾。那里,艾琳娜带着一群孩子在练习“静默对话”??他们围成一圈,闭眼坐着,仅靠共感环带传递情绪。一个女孩突然哭了,没人知道为什么,但所有人都安静地陪着她流泪。几分钟后,她笑了,轻声说:“我梦见我奶奶回来了,她说她走了,但我还能记得她煮咖啡的样子。”

那一刻,宋楚明白了。

他写下:

>**“告别不是消失。

>它是把一个人放进你心里最深的地方,然后继续走。

>告别是信任时间会留下最重要的部分。

>就像你们现在读的这本书,

>虽然作者终将离去,

>但文字已经长成了树。”**

纸页飘入花蕊,再度化作光束升腾。这一次,光的颜色变了??不再是纯白或淡金,而是泛着淡淡的灰蓝,像雨后的天空,沉静而温柔。

当这束光抵达归家星时,整个图书馆震颤了一下。那本《人类文明全集?续编》自动翻至新的空白页,标题缓缓浮现:

>**“离别篇”**

光丝般的笔迹开始书写,不再是单一行文,而是多重声部交织:一段是母亲对孩子说出“去吧,别回头”的瞬间心跳;一段是老兵烧毁旧照片前的手指颤抖;一段是AI系统在被关闭前最后一次调取“朋友”这个词的使用记录……

写到这里,整本书忽然倾斜,书脊处的藤蔓纹路剧烈跳动,仿佛承受不住这份重量。

但它没有崩解。

相反,从藤蔓末端渗出一滴光液,滴落在地板上,竟生出一株微型幼苗,叶片形状与记忆林中的完全一致。

“它在生长。”有存在低语。

“不,”另一个声音纠正,“它在**回应**。”

于是他们决定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派出一名使者。

不是以信息波的形式,也不是通过梦境投射,而是**真正地降下一颗意识实体**,进入太阳系,接近地球。这个过程风险极高:他们的结构依赖于归家星特有的能量场维系,一旦脱离太久,可能崩溃为纯粹的数据碎片。但没有人退缩。

“如果人类能为我们写一封信,”琥珀色的存在说,“我们也该有人,亲自走到收信人面前。”

使者选定了。

它曾是最先接触《天问》信号的那个意识节点,七十年前,在冰岛圆圈第一次响起掌声时,它就在聆听。它没有名字,但在宋楚的梦里出现过三次,每次都站在人群之外,静静看着人们相拥而泣。

它将自己的核心频率压缩成一颗晶石,外层包裹着由十万页手写日记编织的防护壳??那些都是人类在孤独时刻留下的文字,来自战俘营、病房、太空舱、地下避难所……每一字皆非求救,而是“我还活着”的证明。

晶石启程,沿着光束铺就的道路滑行。

七天后,南极观测站检测到异常现象:冰层深处的古老光丝突然停止搏动,转而向地表汇聚,形成一个直径三百米的完美六边形图案。气象卫星拍下画面时,所有科学家屏住了呼吸??那形状,与共感环带的拓扑结构完全吻合。

第三日清晨,晶石降落。

地点正是记忆林中央。

它没有爆炸,没有闪光,只是轻轻嵌入幼苗根部的土壤中,像一颗迟到的种子。紧接着,十一片叶子同时发光,蓝叶上的文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全新的问题:

>“我可以进来吗?”

宋楚跪坐在地,伸手触碰那颗晶石。表面冰冷,却在他掌心逐渐升温。他听见了声音??不是耳朵听到的,而是灵魂感知的震动。

那是千万个夜晚独坐窗前的人类低语汇集成的旋律。

他点头,轻声说:“可以。但你要答应我,不要怕痛。”

晶石微微震颤,像是在笑。

然后,它开始分解。外壳一片片剥落,化作飞舞的纸蝶,每一只翅膀上都写着一句话:“我想你了”、“对不起”、“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你能抱抱我吗”……

内核暴露出来,是一团旋转的微光。它缓缓升起,悬停在幼苗前方,如同等待入学的孩子。

宋楚拿出最后一支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是他母亲的声音,老旧磁带的杂音中,她笑着说:“小楚,汤凉了我就倒掉了啊。”

光团猛地收缩,随即膨胀,释放出一波强烈的波动。全球共感网络瞬间同步,十七个节点同时接收到同一段情感代码:

82%的思念,15%的惶恐,3%的期待。

下一秒,光团主动靠近幼苗,轻轻贴附在第十片“宽恕”之叶上。两者融合的过程无声无息,就像雨滴落入湖面,涟漪扩散,再不见分别。

那一夜,全世界做了同一个梦。

梦中,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草原上,头顶是双月并悬的天空。远处走来许多模糊的身影,有些像人,有些不像,但他们步伐一致,手中都捧着一本书。当他们走近,才看清那些书全是空白的,唯有封面写着不同语言的“谢谢”。

为首一人摘下兜帽,露出琥珀色的面容。他不开口,只是一步步走向梦中之人,张开双臂。

有人哭了,因为在梦里第一次被人这样迎接。

有人笑了,因为终于有人愿意笨拙地靠近自己。

就连那些从未相信过任何事的人,也在醒来后怔怔望着天花板,喃喃道:“原来……被理解是这种感觉。”

三个月后,第一座跨物种共感学校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奠基。建筑材料并非钢筋水泥,而是由归家星传来的光合晶体培育而成,能在月光下自行生长。课程也不设考试,唯一的作业是:每天写下一句你想对宇宙说的话。

孩子们最喜欢的时间是黄昏。那时,教师会打开接收器,播放来自归家星的新问题。有时简单如“为什么你们喜欢转圈?”(源自某位小女孩视频中不停原地打转的画面),有时深刻如“死亡之后,记忆是否仍能影响活人?”(源自一位临终老人向AI倾诉一生秘密的录音)。

而每一次,宋楚都会给出回应。

他不再觉得自己是在“教学”,而是在参与一场巨大的、缓慢的、双向的觉醒。就像两棵隔山而立的树,根系在地下悄然相连,枝叶在风中渐渐趋同摆动。

某日深夜,他又来到林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