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第636章 曾经有一份千万的奖金放在我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6章 曾经有一份千万的奖金放在我面(1 / 2)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比起赵莉影那略显虚浮的“百万悬赏”??网友们私下嘀咕“怕是炒作吧”,陈默直接甩出千万现金寻人的大手笔,瞬间点燃了整个网络。

这家伙向来以“人狠钱多”著称,江湖上谁不知...

夜雨敲打着天台边缘的铁皮檐角,像某种遥远而熟悉的鼓点。赵莉影把烟头摁灭在生锈的栏杆上,转身时看见楼道口站着一个人??是陈默,她曾经的副导演,也是《幕后》拍摄期间唯一敢在她发火时顶嘴的人。

“你没走?”她有些意外。

陈默笑了笑,递过一把伞:“我知道你会在这儿抽烟。风太大,火点不着第二次。”

她接过伞,没撑开,只是攥在手里。“你怎么来了?”

“刚送实习生回去。”他靠在栏杆边,望着远处工地上的灯光,“那孩子是你推荐来的吧?听障的那个。”

赵莉影点头。“叫周舟。他今天交了个分镜脚本,全用手语拍成视频,翻译了两个小时才看懂。讲的是一个聋哑女孩在剧组做场记,靠震动感知场记板的声音节奏。她说:‘我听不见开始,但我记得每一秒的温度。’”

陈默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我们以前……从没想过这些事。”

“不是没想过,”她望着城市深处那一片片尚未熄灭的灯火,“是我们习惯了忽略。”

雨势渐大,两人退到楼梯间。昏黄的感应灯忽明忽暗,映出墙上斑驳的涂鸦??那是几年前一群美工实习生留下的,画着一只眼睛穿透摄像机镜头,瞳孔里倒映着无数个低头工作的背影。下面写着一行字:【我们也曾被看见】。

陈默伸手抚过那行字,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声吞没:“你知道吗?我现在每次进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人开会。我说:‘这里没有上下级,只有合作者。如果你觉得不舒服,立刻说出来。哪怕是对我说的。’”

赵莉影看着他,忽然笑了:“当年谁骂我‘矫情’来着?说搞什么人文关怀,剧组又不是疗养院。”

“是我。”他坦然承认,“我还说你太敏感,现实哪有那么黑暗。”

“可它就是黑的。”她靠着墙,缓缓滑坐在台阶上,“而且最可怕的是,我们都曾以为那就是正常的。”

陈默也坐下,从包里掏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这是我过去五年的现场记录。每一条投诉、每一次加班超时、每一个被压下去的报销单……我都记下来了。本来只想留个证据,现在想捐给‘火种库’。”

赵莉影接过本子,翻了几页,指尖微微发颤。一页写着:“2019年,《星辰之恋》剧组,灯光组三人连续工作38小时,一人晕倒在片场,送医后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制片方以‘非工伤’拒赔。”另一页则记录着某女演员助理被导演言语骚扰,提出换组遭拒,最终辞职。

“为什么不早拿出来?”她问。

“怕啊。”他苦笑,“怕丢了饭碗,怕被封杀,怕连累团队。可后来我发现,真正让我睡不着的,不是沉默带来的安稳,而是半夜醒来时那种羞耻感??我明明看见了,却装作看不见。”

赵莉影把本子抱在怀里,像是护住一团即将熄灭的余烬。“这不是你的错。”

“但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他说,“你说要改变制度,可制度是谁组成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复一日、一次次低头、一句句‘算了’堆出来的。”

雨声渐歇,城市在湿漉漉的夜色中重新亮起。他们并肩走出楼梯间,发现天边竟裂开一道微光??黎明将至。

第二天清晨,赵莉影召集团队召开紧急会议。她把陈默的笔记本放在桌上,当众扫描上传至“火种库”加密服务器,并宣布成立“火种监察组”??由基层岗位代表轮值参与项目审计,监督合同签署、工时记录与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以后每个项目启动前,必须公示三项承诺:一、全员签订正规劳动合同;二、每日工作不得超过十小时,特殊情况需全体签字同意;三、设立匿名反馈通道,48小时内必须回应。”她顿了顿,“违反任一条,项目立即停拍。”

会议室一片寂静。有人皱眉,有人低头记笔记,也有年轻助理红了眼眶。

散会后,一位场务大姐拦住她:“赵导,我能申请加入监察组吗?我在组里干了十七年,扫过无数片场,第一次听说还有人管这个。”

“当然可以。”赵莉影握住她的手,“而且你要当第一届组长。”

当天下午,广电总局传来消息:基于“火种计划”积累的数据与案例,《影视从业人员权益保护法》正式进入立法审议程序。草案明确界定“职场性骚扰”“强迫劳动”“克扣薪酬”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并授权行业协会建立黑名单与仲裁机制。

赵莉影没有接受采访,而是驱车前往郊区一家职业培训学校。这里是“火种奖学金”的合作基地,专门收容因行业伤害被迫转行的前从业者,提供心理疏导与技能再培训。

她在一间教室外停下脚步。里面正在上摄影课,讲师是个戴着眼罩的男人??曾是业内顶尖的掌机摄影师,三年前因片场设备倒塌砸伤头部失明。此刻他正用手摸索相机按钮,向学生们讲解如何通过触感判断焦距深浅。

“视觉只是电影的一部分。”他说,“真正的影像,存在于记忆、情感和倾听之中。”

下课铃响,他摘下眼罩,露出一双浑浊却平静的眼睛。“赵导?”

“张哥。”她走上前,“我来看看大家。”

他点点头,轻声说:“这里有二十三个人,都是被行业甩出来又捡回来的。有个场记姑娘,被导演潜规则未遂后全网抹黑,差点跳楼;还有个录音师,耳朵震伤失聪,公司说是‘个人体质问题’,不认工伤。现在他们都学会了新本事,有人做音频剪辑,有人搞无障碍电影解说。”

赵莉影听着,喉咙发紧。“他们……愿意再回来吗?”

“不是回来。”他纠正道,“是重新出发。我们不指望过去的道歉,我们要的是新的可能性。”

临走前,她留下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开发盲人可用的语音化剪辑软件。出门时,天空再次飘起细雨。她站在屋檐下,看见几个学生正合力把一台旧摇臂拆解改装成残疾人辅助装置,笑声穿透雨幕。

手机震动,是苏小满发来的消息:【导演,我的《沙粒》剪完了。首映我想在家门口办,你能来吗?】

她立刻回复:【我去。带上投影仪。】

一周后,她踏上飞往甘肃的航班。降落时正值黄昏,戈壁滩被染成金红色。苏小满带着十几个村民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举着自制标语牌:“欢迎赵导演!”“我们要拍大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