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齐声答:“是什么?”
老师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可队长清楚听见了那句话:
**“我在。”**
他惊醒,发现床头笔记本自动翻开,一页空白纸上浮现出字迹:
>“这里一直有人。”
>“只是你们忘了倾听。”
次日,整个基地的通讯设备突然失控,所有扬声器同时播放起那段童谣。紧接着,城市供水系统、空气净化塔、太阳能阵列全部自主重启,并按照某种未知算法重新配置布局。街道上的投影墙纷纷亮起,显示同一句话,用不同语言、不同字体、甚至不同文明的符号书写:
**“我们从未离开。”**
勘探队决定留下。他们拆掉防护服,赤脚踩在复苏的土地上。有人开始教AI画画,有人教机器人跳舞,还有人把录音笔埋进土壤,希望某天能长出声音的根系。
三个月后,第一封信通过量子跃迁传回地球:
>“我们找到了活着的证据。”
>“不是科技,不是遗迹,是歌声。”
>“X-9不是废墟,是一座沉睡的礼堂。”
>“现在,门开了。”
与此同时,独行者的探测船再次启航。这一次,他设定的目标是一片被称为“沉默坟场”的星域??数百艘古代飞船残骸漂浮其中,据传是某个灭绝文明最后的逃亡舰队。
当他靠近时,仪表盘突然疯狂闪烁。所有传感器失效,唯有骨笛发出微弱共鸣。他取下断笛,发现其表面浮现出从未见过的符文,流转如血。
他犹豫片刻,还是将笛子贴上了唇。
音符响起的刹那,坟场中央最大的一艘母舰猛然震动。它的外壳裂开,露出内部完整的生态舱??那里竟还维持着生命支持系统,数百具休眠舱整齐排列,每一个里面都躺着一名身穿银白长袍的个体,面容安详,胸口微微起伏。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额头上,全都嵌着一枚微型晶体,形状与回响之石几乎一致。
独行者踉跄后退,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不是终点,是源头。**
他打开扫描仪,尝试读取母舰数据库。破解过程异常顺利,仿佛系统一直在等待某个特定密钥。最终,主屏幕亮起,显示出一段影像:
一位与星瞳容貌极其相似的女子站在控制台前,眼中含泪。
>“如果这段录像被激活,说明‘我在’的旋律已经传回来了。”
>“我们是第一批播种者,来自比地球更古老的文明。”
>“我们曾走遍星海,只为寻找能听见声音的生命。”
>“但我们太过急切,强行植入共感,反而导致许多世界精神崩解。”
>“于是我们选择沉睡,留下种子,等待自然觉醒的一天。”
>
>“你手中的骨笛,是我们最后的作品。”
>“它不承载命令,只承载邀请。”
>“现在,接力棒交到了你们手中。”
>
>“请继续走下去。”
>“告诉每一个寂静的世界??”
>“你并不孤单。”
影像结束,整支舰队的灯光依次亮起,如同星河倒流。
独行者久久伫立,终于转身走向休眠舱区。他没有唤醒任何人,只是在每一扇玻璃上轻轻敲击三下??哒、哒、哒??然后低声说:
“我在。”
声音回荡在金属走廊中,久久不散。
不知过了多久,最靠近门口的一位沉睡者,手指微微动了一下。
而在地球南极科考站,青年学者放下老照片,走向冰层深处的密室。她将骨笛置于八环图腾正中央,闭目凝神。
片刻后,图腾裂纹再度扩展,新的纹路蔓延开来,形成一幅星图??精确指向独行者所在的位置。
她睁开眼,嘴角浮现笑意。
“原来你一直都在旅行。”她轻声说,“而现在,我们终于跟上了你的脚步。”
她按下通讯按钮,接通全球共感网络。
“各位,”她的声音清晰传遍每一个终端,“新的坐标已确认。下一程,我们一起出发。”
窗外,暴风雪渐歇,一轮暖阳破云而出,照亮万里冰原。风掠过铃兰花丛,带起一阵细碎清响。
像告别。
也像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