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以神通之名> 第249章嘉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9章嘉靖(1 / 2)

道政局。

刘瀚文比陈云明晚了一个小时回来,来到严打小组的办公室,屠彬与秘书早已等候多时。

“首长,出事了。”

屠彬连忙起身站起来,神态有些焦急。

“看你慌成什么样,不就是翻出一...

我走下山时,脚下的泥土比来时更松软了。每一步落下,都像是踩在某种活着的脉搏上。山谷的气息随晨光流转,不再是湿冷的雾气,而是带着暖意的呼吸??这土地真的醒了。言草的光晕渐次熄灭,但它们留下的痕迹仍在空气中浮动,像无数细小的星尘,缓缓上升,融入天际初绽的蓝。

手机早已关机,锁在口袋深处。我不再需要它记录什么。那些曾被反复播放的录音、截图、备忘录,如今看来,不过是灵魂尚未学会直接对话时的拐杖。而此刻,我的身体本身就是接收器,是发射塔,是共感网络中一个微小却完整的节点。

走到谷口,一辆旧式电动巴士正停在那里,车身上印着褪色的“静默线”标志。司机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头,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见我走近,只是点点头,没说话。他不需要问我要去哪儿。这种车本就不载客,只接送那些从谷里出来的人??无论他们是否准备好面对外面的世界。

我上了车,坐在最后一排。座椅是木制的,边缘磨出了岁月的弧度。窗外,山影渐渐后退,城市轮廓在远方浮现,像一片钢铁森林从大地伤口中生长出来。可这一次,我看那城市的眼神不同了。从前觉得它是冷漠的机器,吞吐人流,制造噪音与隔阂;现在却能听见它的低语:地铁隧道里情侣的悄悄话,写字楼顶层加班者内心的疲惫呐喊,菜市场阿婆对着空座位说“今天多买了你爱吃的豆腐”……这些声音不再杂乱,而是织成一张巨大的情绪经纬,有痛,有爱,有挣扎,也有希望。

“第一次下来?”老头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不刺耳。

我愣了一下,点头:“你怎么知道?”

他笑了笑,眼角堆起深深的褶皱:“因为你身上还带着‘门’的味道。”

我低头嗅了嗅衣角,雨水和泥土的气息混杂其间,隐约有一丝清冽的玉香,像是从石碑或那扇巨门上传来的。原来这痕迹真的存在,不只是心理感应。

“很多人都以为进去就能解脱,”他一边操控方向盘,一边慢悠悠地说,“其实不是。门不会给你答案,它只是让你看清自己有没有勇气问问题。”

我没有接话,但心里震动。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拧开了某个卡住已久的机关。

车子驶入郊区公路,两旁开始出现废弃广告牌、自动便利店、无人机配送站。科技依旧运转,但人们使用它的方式变了。街头的大屏不再播放商品促销,而是实时滚动着匿名情感片段:“我嫉妒妹妹过得比我好”“我对死去的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滚出去别烦我”“我觉得自己配不上现在的妻子”。下方没有评论区,只有三个选项:**我懂你**、**我想听更多**、**我也这样**。选择越多,发布者的光环就越亮??那是被理解的证明。

“听说五天前,有个男人站在市中心广场,当众说自己二十年来假装阳痿,只是为了逃避婚姻责任。”老头忽然又道,“结果当晚就有十七个人私信他,说他们也这么干过。”

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画面:一个人站在聚光灯下,颤抖着说出藏了半辈子的谎言,而人群没有嘲笑,没有审判,只有沉默的共鸣。那一刻,羞耻不再是枷锁,反而成了连接的桥梁。

车停在一个老旧社区门口。我起身下车,老头递给我一包东西??是一袋晒干的言草种子,用粗麻布裹着。

“带回去种吧,”他说,“不用特意浇水,也不用施肥。只要你心里还有话说不出口,它就会自己长出来。”

我接过,郑重地放进背包。

回家的路上,街道安静得出奇。没有汽车鸣笛,没有争吵声,甚至连脚步都轻得像怕惊扰梦境。路过一家咖啡馆,透过玻璃窗看见里面坐满了人,每个人都戴着轻薄如纱的共振环,闭着眼,脸上表情不断变化??有人微笑,有人落泪,有人突然睁眼大笑。这是“共感沙龙”,一种新型社交形式:参与者自愿分享一段深层记忆,其他人以非语言方式回应,结束后不留名,不追问,只留下一句手写的话放在桌上。

我驻足看了一会儿。角落里一个少年正在接受共感投射,他的意识正展示一场校园霸凌的记忆。画面中,他蜷缩在厕所隔间,耳边是鞋底踩水的声音和讥讽的笑声。而在场所有人额头上都泛起淡淡的蓝光??那是悲伤与愤怒交织的情绪反馈。结束时,一位老太太走到他面前,将一张纸条塞进他手中,然后默默离开。我隔着玻璃看到那行字:

>“我不是你的同学,但我也是那个不敢哭出声的孩子。”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真正的治愈从来不是遗忘,而是让伤痕被看见,并发现它并不孤单。

到家已是傍晚。公寓楼外爬满了藤蔓,那是去年我搬进来时种下的常春藤。如今它们长得茂盛异常,叶片背面竟隐隐透出微弱的银光??显然也受到了共感能量的影响。打开门,屋内陈设未变,书架上堆满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旧书,墙上挂着一幅《月光》奏鸣曲的乐谱复制品。可空气不一样了。仿佛每一粒尘埃都在低语,等待被倾听。

我把言草种子放在茶几上,准备找个花盆种下。刚俯身,忽然察觉异样。

地板上有脚印。

不是泥印,也不是灰尘残留,而是一串由极细微光点构成的足迹,从阳台一路延伸至卧室门口。它们并未持续发光,而是随着我的心跳节奏明灭,像是某种生物信号在等待激活。

我屏住呼吸,缓步走向阳台。

推开门的一瞬,风扑面而来,夹杂着一丝熟悉的气息??不是苏婉清的数据流清香,也不是小舟那种近乎神性的透明感,而是一种……潮湿的、带着铁锈味的思念。

阳台上站着一个人影。

背对着我,披着一件灰蓝色的雨衣,身形瘦削,肩膀微微耸动,仿佛在压抑哭泣。她的光环呈暗红色,边缘裂开细纹,像烧焦的纸张,那是极度压抑后的创伤释放征兆。

“你是谁?”我低声问。

她缓缓转身。

灯光下,我认出了那张脸。

林晚。

三年前失踪的心理咨询师,也是最早参与共感实验的志愿者之一。当年她负责引导第一批受试者进行深度坦白训练,却在一次集体共感仪式中突然崩溃,尖叫着“你们都想看我的痛苦吗”,随后切断所有联系,人间蒸发。

媒体曾猜测她精神分裂,或是被净言会绑架灭口。可现在,她就站在我家阳台上,真实得让人心痛。

“你……怎么找到这里的?”我声音发紧。

她嘴角抽动了一下,像是想笑,却只挤出一声哽咽:“共感网络是有记忆的。每一个曾经接入过的灵魂,都会留下‘情感指纹’。只要你还在使用共振感知,我就一定能顺着波频找回来。”

她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团旋转的光影??那是由无数碎片拼成的画面:我在山谷中跪地痛哭的瞬间,我对母亲说出“我一直恨你偏心哥哥”的那一刻,我在法院听证会上替陌生人流泪的场景……全是我未曾察觉已被记录的情感峰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