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青山> 506、残阳如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06、残阳如血(1 / 2)

昌平县。

密谍司离去,安富坊只剩一地鸡毛。

原本热闹繁华的市集,如今地上插满羽箭,战马被射杀后流出的血沁进砖缝里,弥漫出浓烈的血腥气。行人避之不及,一片萧条。

解烦卫也要离开,陈迹却...

夜风自城楼之上掠过,卷起念安的衣角,像是一声未尽的叹息。她手中的油灯微微晃动,火苗在铜铃轻响中忽明忽暗,仿佛与天地间某种隐秘的脉搏共振。远处青山连绵,轮廓在晨光前仍显沉郁,却已不再压抑??那山不再是埋骨之地,而是守望之境。

她闭上眼,指尖抚过《万灵录》的封皮。书页里夹着的茉莉花瓣早已干枯,却仍散发出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像是从记忆深处渗出的最后一缕温度。她忽然想起林知悔昨夜说的话:“老师说,青山之下,埋的不只是死者,还有未竟之志。”

可谁又能说,这未竟之志,不是由无数个“记得”堆叠而成的?

油灯燃尽时,天边泛起鱼肚白。念安缓缓起身,将灯盏置于城楼石栏之上,转身下楼。街道尚未苏醒,唯有几处屋檐下已有百姓悄然摆出香案,供奉一碗清水、一束野花,祭奠那些名字未曾刻碑的人。一个孩童蹲在碑前,用炭笔一笔一划描摹着“他们曾存在,他们不该被抹去”,字迹歪斜,却极认真。

念安驻足片刻,没有打扰。她知道,这一代的孩子不会再问“乌陵是谁”“断龙谷在哪里”。因为他们已经学会,在课本之外倾听沉默的声音。

三日后,铭记司正式开馆。新筑的殿宇坐落于皇城东隅,不饰金玉,唯以青石为基,黑木为梁,门楣上悬匾三字:**存真堂**。殿前立有一面“忆墙”,由十万块陶片拼成,每一片都刻着一个被重新找回的名字。风吹过时,陶片相击,发出如雨落荒原的声响。

仪式上,太子亲自主持,宣布首任铭记使由念安担任。全场静默。有人低声议论,说她不过是个山野女子,如何担此重任?可当她走上高台,取出《万灵录》与《兵祸志》,并将林知悔口述的三百七十二名戍边冤魂名录公之于众时,满场再无人质疑。

阿禾站在人群后方,肩上依旧背着那张旧弓。她没进殿,只是倚着一棵老槐树,望着念安的身影。阳光穿过枝叶洒在她脸上,映出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十年前追查军粮贪腐案时留下的。如今,那道伤已不再疼,反倒成了她最骄傲的印记。

散会后,念安独自走进存真堂深处。这里尚未完全布置完毕,空气中弥漫着新墨与竹简的气息。她在一间偏室停下,墙上挂着一幅残破地图,正是当年林知悔手绘的“信冢分布图”。图上有七十二个红点,代表全国范围内已知的记忆井与遗史藏地。其中四十九个已被唤醒,二十三个仍标为“失联”。

她正凝视地图,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谢明远。

不对??是**像**谢明远的人。

那人年约五十,面容清瘦,左耳缺了一小块,眼神深邃如古井。他穿着粗布衣衫,手中提着一只竹篓,里面装着几卷发黄的纸册。

“你不该认得我。”他说,声音低哑,“但我认得你。你在苍梧山上点燃十方灯的那一夜,我在北境的雪原上看见了光。”

念安心头一震。“你是……‘影队’的幸存者?”

“影队”是三十年前一支秘密忆师组织,专事搜集被焚毁的史实。他们大多死于清忆司围剿,仅少数人隐姓埋名,潜伏民间。传说中,谢明远便是最后一任首领。

“谢明远死了。”那人缓缓放下竹篓,“他在忘川阵启动那年,被抽尽记忆,成了行尸走肉。我叫陈砚,曾是他副手。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替他走完剩下的路。”

他打开竹篓,取出一卷用蛇皮包裹的卷轴。“这是‘终焉锚’真正的作用。”他说,“它不只是清洗记忆的工具,更是**嫁接**记忆的装置。初代帝王并非只想让人遗忘,他是想把千万人的记忆抽取出来,融合成一种‘集体意志’,以此掌控天下人心。”

念安瞳孔微缩。“你是说……忘川阵的本质,是制造傀儡?”

“不错。”陈砚点头,“每一个被吞噬的记忆,并非消失,而是被编织进‘主意识流’。那个意识,至今仍在地下某处跳动,如同沉睡的心脏。你们摧毁了主锚,但它的核心??‘心渊核’??还在。”

“在哪?”

“在皇宫地底最深处,一座名为‘归墟宫’的地方。那里不通空气,不见天日,只有十二根由活人炼成的记忆柱支撑穹顶。据说,每一根柱子里,都封印着一位太学院大儒的魂魄,他们的思想被强行融合,形成最初的‘国魂模型’。”

念安握紧了断剑。剑身微颤,似有感应。

“为何现在才说?”她问。

“因为时机未到。”陈砚苦笑,“以前没人能打破忘川阵的封锁。但现在不同了。你们唤醒了民间的记性,让‘共忆之力’重新流动。只要找到心渊核,就能彻底斩断记忆操控的根系。”

他顿了顿,又道:“而且……我收到了信号。”

“什么信号?”

“来自南方海岛的无字歌谣,最近出现了新的旋律段落。那不是自然演变,而是有人在回应我们。他们在用音律传递坐标??指向归墟宫的入口。”

念安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林知悔还能行走吗?”

“不能。”陈砚摇头,“但他坚持要参与最后一步。他说,如果他的记忆残缺,那就用别人的记忆补全他;如果他无法走路,那就让我们背着他走。”

当天夜里,念安召集阿禾、陈砚与五位民间忆师,在存真堂密议。他们决定组建“归墟小队”,秘密潜入皇宫地底。行动代号:**青山回响**。

临行前,林知悔被抬进房间。他躺在竹榻上,脸色苍白,却目光清明。他拿出一本薄册,递给念安:“这是我最后整理的《兵祸志》补遗。里面有三个名字,是我昨夜突然想起来的??他们是当年下令焚烧乌陵信冢的三位大臣。其中一个,如今仍是内阁重臣。”

念安翻开册子,看到那三个名字时,手指微微发抖。

“你要小心。”林知悔轻声道,“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愿面对自己做过的事。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真相浮现。”

七日后,归墟小队启程。

他们借修缮排水系统的名义,从皇城西角进入地下管网。沿途布满清忆司残留的机关陷阱,诸如“记忆刺网”“回声蛊坑”,皆以捕捉携带异史者为目的。阿禾凭借多年猎户经验,一一识破;陈砚则用特制的“静忆符”屏蔽波动,避免触发警报。

深入三百丈后,通道骤然变窄,墙壁上浮现出诡异的浮雕:无数人脸扭曲融合,化作一张巨大的嘴,正在吞噬星辰。再往前,空气变得粘稠,耳边响起低语声,像是千万人在同时诉说往事。

“这是‘记忆湍流’。”陈砚警告,“别听!它们会植入虚假回忆,让你分不清真假。”

众人屏息前行。忽然,前方塌方堵路。阿禾正欲绕行,念安却停下脚步。她蹲下身,拂去碎石,露出一块刻有符号的青铜板??正是当年太学院秘传的“心渊密钥”纹样。

“入口就在这下面。”她说。

四人合力撬开石板,下方赫然出现一条螺旋向下的阶梯,阶面由黑曜石铺就,每一步落下,都会泛起一圈幽蓝涟漪,如同踩在水面之上。

下至尽头,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巨大宫殿悬浮于地下深渊之上,四周无壁,唯见十二根通天巨柱环绕成环,柱身流淌着银色液体,隐约可见人脸在其中挣扎呼喊。宫殿中央,一颗拳头大小的水晶静静漂浮,通体漆黑,内部却有万千星光旋转不息??那便是**心渊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