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白手起家,蝙蝠侠干碎我的致富梦> 第631章 戈登永远是那个戈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1章 戈登永远是那个戈登(1 / 2)

戈登心底里其实并不想让两个蝙蝠侠独自面对今晚的一切,也不想眼睁睁看着整个哥谭的市民们受苦而无能为力。

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时,桌子上的电话突然又响了起来。

“铃铃铃??”

戈登心想,这...

电话接通的瞬间,我听见了熟悉而温和的声音:“陈默?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吗?”

李医生语气里带着一丝惊讶,还有一丝藏不住的欣慰。他记得我的名字,这让我心头一暖。

“不是出事。”我说,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刚从一场漫长的梦中醒来,“是……我想做点事。正经的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你还记得我们三年前谈过的那个项目?”我继续说,“贫民区儿童教育与心理干预计划。你说需要五百万启动资金,政府批不下来,基金会又没人敢投……现在,我来投。”

“你确定吗?”李医生的声音低沉下来,“你以前说过,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慈善只是富人的赎罪券。”

我笑了,望着天边渐亮的晨光,轻轻点头,哪怕他知道不了。“以前我是这么想的。但现在我知道了,改变不是靠一场爆炸、一次进化、一个神谕般的觉醒。它是每天早上有人能吃上一顿热饭,是孩子放学后有个安全的地方写作业,是受伤的人不再只能躺在街角等死。”

我又顿了顿,低声说:“我不想再当‘灰烬’了。我想试试‘播种’。”

李医生没再问,只说了句:“资料我今晚就发你邮箱。”然后挂了电话。

我站在原地,手机贴在耳边许久,直到屏幕自动熄灭。远处,高谭的第一缕阳光终于刺穿了连绵的乌云,洒在钟楼残破的指针上。那根曾指向末日的时针,此刻静止在六点零七分??黎明破晓的时刻。

转身离开时,脚踩在碎裂的玻璃与金属残骸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整座钟楼已成废墟,但地下密室的核心装置已被我和蝙蝠侠联手封印。末日钟的能量源??托马斯?韦恩当年秘密研发的心脏起搏器原型机??已被取出并交由卢修斯?福克斯保管。据他说,那东西根本不是医疗设备,而是一台微型维度稳定器,早在上世纪就被用于连接平行现实的实验。

“你父亲知道这些吗?”我曾问他。

“布鲁斯不知道。”卢修斯推了推眼镜,眼神复杂,“但我怀疑,他母亲临终前,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影子。”

我没再追问。有些真相,或许永远不该被完全揭开。

走出钟楼废墟时,一辆黑色轿车无声停在路边。车窗降下,阿尔弗雷德那张苍老却依旧挺拔的脸出现在眼前。

“先生,”他淡淡道,“您需要一辆车,还是需要一个建议?”

我愣住,随即苦笑:“都有吧。”

他打开后座门:“上来说话。”

车内弥漫着淡淡的雪松香,那是韦恩宅邸常年燃烧的壁炉木料味道。我坐进车里,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

“布鲁斯让我转告您一句话。”阿尔弗雷德一边发动引擎,一边平静地说,“‘有些人注定要在黑暗中行走,但不必所有人都跟着下去。’”

我闭上眼,喉咙发紧。

“他还说,如果您愿意,实验室的权限可以恢复。不是为了‘灰烬计划’,而是为了那些真正值得研究的东西??治愈帕金森的基因疗法、净化污染水源的纳米菌群、还有……您曾经提过的神经再生技术。”

“他不怕我再次失控?”

阿尔弗雷德从后视镜看了我一眼:“他说,真正的控制,从来不是靠锁链,而是靠选择。”

车子缓缓驶离钟楼,穿过逐渐苏醒的城市。街道上已有清洁工在清扫昨夜暴风雨留下的debris,几个流浪汉蜷缩在桥洞下,抱着热水杯瑟瑟发抖。一家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亮着灯,店员正往门口摆出热咖啡的牌子。

平凡,却真实。

“我有个请求。”我忽然开口。

“请说。”

“别告诉布鲁斯,我已经开始重建基金会的事。”

阿尔弗雷德微微挑眉。

“这不是为了让他原谅我,也不是为了赎罪。”我望向窗外流动的街景,“我只是不想让他觉得,我在模仿他。我不是英雄,也永远不会是。但我可以做一个……不那么坏的人。”

老人沉默片刻,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如您所愿。”

车子最终停在一座老旧公寓楼下。这是我十年前租住的地方,也是我人生最低谷时的栖身之所。楼道口还贴着泛黄的水电费通知单,信箱里塞满了广告传单。

我拎着一只破旧皮箱走上三楼,钥匙插进锁孔时,手竟有些发抖。

推开门的刹那,灰尘在晨光中飞舞。屋内陈设一如当年:一张铁架床、一台老式电脑、墙上贴满潦草的公式与设计图,角落里堆着几本《量子生物学导论》和《社会结构演化模型》。

我走到书桌前,翻开最上面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一行字:

【我要让世界记住我的名字。】

笔迹稚嫩,力透纸背。

我静静看着,良久,拿起笔,在下面写下新的句子:

【我希望世界忘记我,只记住那些被改变的人生。】

合上本子,我打开电脑。硬盘早已老化,但奇迹般还能运行。桌面文件夹整齐排列,其中有一个名为“Project_Ash”的加密文件夹,密码是“hope01”。

我输入密码,文件夹弹出数十个子目录:【意识上传模拟】【神经突触重构】【克隆体生命维持协议】……每一个都曾是我通往“新世界”的阶梯。

但现在,我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Roots】(根源)。

然后,我将“Project_Ash”中的所有文件,逐一剪切进去。不是删除,而是封存。

做完这一切,我拨通了第二个电话。

“喂,张工吗?我是陈默。对,就是十年前在‘星火科技’跳楼未遂的那个。”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惊呼:“陈默?!天啊,你还活着?!”

“活着,而且想干点正事。”我笑着说,“还记得我们当年那个‘城市空气净化塔’的构想吗?用生物电场分解PM2.5,零能耗,可量产……你后来把它卖给了德国公司,但他们一直没落地。”

“因为成本太高,材料不稳定!”张工激动起来,“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

“因为我有新材料。”我说,“来自韦恩企业地下七层的‘潘多拉协议’第七号样本??一种自修复碳晶膜,导电性是石墨烯的三十倍,成本只有十分之一。”

电话那头彻底安静了。

“我可以授权给你。”我继续说,“免费,前提是必须用于公共环保项目,且第一座塔建在东区贫民窟。”

“你……你疯了吧?这技术值几十亿!”

“也许吧。”我望向窗外,“但比起让几千个孩子能自由呼吸,钱算什么?”

挂掉电话后,我打开邮箱,给十二个不同世界的联络人发送了一封统一内容的信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