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on!”副导演一声令下。
齐良缓缓抬头,眼神扫过对面嫌疑人,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你说你昨晚在家看电视,可你的鞋底沾着湿地苔藓,而你家小区根本没有绿化带。你去过案发现场,对不对?”
全场安静。
就连在一旁候场的孟子艺都不自觉屏住了呼吸。
这一段原本需要NG三四次才能拍顺,结果一条过。
导演激动地站起来鼓掌:“完美!这就是我要的感觉!齐良,你把这个角色的灵魂演出来了!”
旁边的编剧凑过来低声感叹:“本来觉得这角色有点扁平,现在看你演完,我都想给他加感情线了。”
中午休息时,孟子艺端着盒饭坐到他旁边:“喂,你是不是把整部剧的剧本都背下来了?怎么每个细节都卡得这么准?”
“没有的事。”齐良夹起一块土豆,“我只是理解角色而已。”
“理解个鬼。”她戳着他肩膀,“你知道刚才那场戏编剧改了多少遍吗?就是因为没人能演出那种‘冰冷的智慧感’,才一直搁置。结果你一张嘴,所有人都傻了。”
齐良笑了笑,没否认。
他知道,在前世这部剧播出后,观众评价最高的一句就是:“齐良演的陈默,不像在演,像是从剧本里走出来的真实人物。”
而现在,他正一步步将那个“真实”提前兑现。
下午转场拍外景。一场雨中追逐戏,齐良为保护证人被歹徒刺伤,倒在泥泞中,雨水混着血水流淌。导演要求情绪爆发力极强??既要体现身体痛苦,又要压抑不喊出声,展现角色隐忍特质。
第一遍拍摄,齐良咬牙坚持完成,但导演觉得“还不够痛”。
第二遍,他主动提出不用替身,要求真摔。奔跑中一脚踩空,膝盖重重磕在碎石地上,鲜血瞬间渗出。他却没有停下,继续追出去十几米,直到扑倒嫌疑人那一刻才彻底脱力。
全场哗然。
医疗组立刻冲上来,孟子艺第一个跑过去扶他:“你疯了吗?!这不是规定动作!”
“没事……”齐良喘着气,脸色苍白,“我觉得……那样才真实。”
导演红了眼眶:“Cut!这条过了!以后齐良的武行戏,除非他自己拒绝,否则不准用替身!”
当晚,片场花絮流出。视频中,齐良跪在地上喘息,雨水打湿全身,右手仍紧紧攥着证据文件袋。孟子艺蹲在他身边撑伞,一边骂他“不要命了”,一边轻轻帮他按住伤口。
#齐良敬业程度拉满#再度冲上热搜。
网友热议:
“这才是演员啊!现在多少流量明星拍雨戏都要打伞遮头?”
“他受伤那一刻还在护文件,代入感太强了。”
“和孟子艺的互动太戳人了,根本不用滤镜就有CP感。”
林姐打电话来,声音颤抖:“公司高层看了footage,决定提前启动你的个人宣传计划。下周就要安排专访、杂志拍摄、品牌见面会……你准备好了吗?”
齐良望着窗外夜色,轻声说:“准备好了。”
他知道,从今往后,他不再是那个躲在角落观察世界的旁观者。他是参与者,是创造者,甚至是规则的改写者。
第三天,综艺《明星大侦探》先导集正式上线。
平台数据显示:开播十分钟,实时观看人数突破百万;三十分钟,弹幕总量超十万;一个小时,豆瓣评分飙至9.2。
节目组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将原定一个月后播出的正片提前两周上线。
而齐良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影视公司选角会议上。
“那个叫齐良的年轻人,有没有可能来试试我们新剧的男主?”
“他气质特别适合悬疑类角色。”
“关键是观众缘起来了,数据很好看。”
甚至连一向挑剔的著名制片人李岩都在饭局上提起:“现在市场上缺的不是帅脸,而是能扛剧的脑子。齐良这种,少见。”
一周后,齐良受邀参加一档文化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他:“很多人说你是突然爆红,你怎么看?”
他坐在镜头前,神情平静:“我不觉得自己突然。每一行都有它的积累期。我只是恰好在这个节点,被人看见了。”
“那你为自己规划的下一步是什么?”
齐良微微一笑:“继续演好每一个角色,讲好每一个故事。至于顶流……”他顿了顿,“那不是目标,是结果。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成了所谓的‘顶流’,我希望是因为我的作品,而不是热搜。”
台下掌声雷动。
当晚,他又一次登上热搜,词条是:【齐良谈顶流言论获赞三百万】。
而此刻的他,正坐在剪辑室里,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逆光者》粗剪版。画面中,他与孟子艺站在警局走廊,夕阳透过玻璃洒落。
她说:“有时候我觉得你看透一切,却什么都不说。”
他回答:“因为有些真相,说出来反而会让人心碎。”
镜头缓缓拉远,两人身影融入光影之中。
齐良静静地看着,直到片尾字幕滚动完毕。
手机亮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儿子,妈今天在广场舞队可风光了,她们都在夸你有出息。别太累,记得吃饭。】
他眼眶微热,回了一句:【嗯,我在努力成为你想让我成为的人。】
合上电脑,他起身走到窗前。
城市灯火璀璨,如同星河倾泻。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的质疑、竞争、压力,甚至恶意。但他不再恐惧。
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步步为营,以实力为刃,以耐心为盾。
华娱江湖,风云变幻。
而他,才刚刚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