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不记年,看云即是仙。
主仆二人住在老龙窝,看着叶子从无到有,从青到绿,再从绿到黄,似乎又有了入冬征兆。
崖洞内,密密麻麻刻满字印,石床,石壁,石地,石顶,几乎没有空闲之处,这些字,无一例外出自道家十三经,其中夹杂太上感应篇,初入石洞的人打眼望去,或许会觉得进入道家真人埋骨之地。
近一年来,李桃歌凭借水磨性子,硬是没走出老龙窝一步,抄经,打猎,烹饪,日复一日,将崖洞抄满,就去拿起竹条在黄土上抄,在大石上抄,在水面上抄,十三经九万八千七百六十五字,字字印在心间,倒背如流。
天飘起了小雨,李桃歌盘膝坐在崖边,水雾如云,绕木缠山。
此刻的李桃歌心中静的出奇,像是一炷香一滴水的钟乳石,既不修行,也不抄经,就那么安安静静坐着,欣赏深秋雨景,脑中空无一物。
别看抄了那么多遍经,可经文里的意思,从未细细品味过,能牢记在心里,纯粹是熟能生巧而已,写完一段,手臂会自然而然写出下一句。
这是他故意为之,图一个净字。
闭关期间,相府和侯府怕惊扰到他养心,谁都没有前来,李桃歌也不去想,一切随缘,暗含自然心性,平时能够见到的人,只有裴太莲和徐清风,这一大一小打着送粮的旗号,经常端着米盆探望,多则半月,少则三五天,粮食越送越少,只为来的勤,显然是为了贪图少年厨艺。
赵茯苓蹲在李桃歌身边,单手托腮,痴痴望着雾山秀水图,呢喃道:“公子,咱啥时候回家呀?”
这句话,问了起码有百次。
李桃歌用一根木枝插住长发,下巴胡茬逐渐茂密坚韧,松肩柔腰,悠然自得,懒洋洋说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抄经抄的自在,何必去在意俗事。”
赵茯苓苦着脸道:“该不会是要在山里住一辈子吧?”
李桃歌挑眉问道:“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