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协律郎> 0427 豪美资业,引人垂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27 豪美资业,引人垂涎(2 / 2)

张岱看着口供,指尖微微发颤。这不是简单的贪腐之争,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暗杀。他们已不再满足于朝堂攻讦,开始动用私兵杀手,意图除之而后快。

当晚,他独坐灯下,提笔写信给宇文融:

>“相公明鉴:

>自离长安,步步如履薄冰。然臣不敢退缩,因深知身后非仅为一身荣辱,乃是新政能否立足之试金石。今奸佞猖獗,竟至行刺朝官,此风若长,纲纪何存?

>臣愿以血溅章奏,换取圣上清明视听。若天子尚念忠良,望速奏请增派巡按护卫,并允臣携带印信相机行事。否则,恐河南道将成法外之地。

>??张岱顿首再拜”

信使星夜出发,而他自己则连夜转移驻地,改宿于民间祠堂,对外宣称“染疾休养”。同时密令亲信暗访郑州、汴州等地,搜集更多地方豪强与中央权贵勾结的证据。他要在最短时间内,织就一张无法否认的大网。

十日后,长安回音终于抵达。宇文融亲笔回信,语气沉重:

>“宗之吾弟:

>圣上览汝奏章,勃然震怒,已下旨申斥河南尹失察之罪,并命金吾卫副将军薛崇简率骑兵五十,即日赴洛增援。另赐你铜符一道,可调附近州县厢兵协防。

>然裴光庭亦趁机进言,谓‘巡察过度,易致地方动荡’,提议提前结束巡察,召你还京。圣上尚未决断。

>弟须慎之又慎,莫使人抓得把柄。若能再立一桩大案,震慑群丑,则进可攻,退可守。切记,忍耐一时,胜于冲动百日。

>??宇文融手书”

张岱读罢,仰天长叹。他知道,自己只剩下最后的机会。

于是,他决定动手那桩埋藏最深、牵连最广的案子??洛阳西市“伪钱案”。

早在初入洛阳时,他便发现市面上流通大量劣质铜钱,重量不足,含铅极高,严重扰乱物价。追查之下,竟发现这些假币出自一座隐藏在邙山脚下的私铸作坊,背后操控者竟是洛阳府某司录参军,且与宫廷铸钱监中有内应相通。更为惊人的是,部分伪钱竟通过漕运船只流入长安,在市井中混用而不被察觉。

这已不是经济犯罪,而是动摇国本之举。

张岱不动声色,先派心腹伪装成商人,打入走私链条内部,取得交易凭证与人员名单。又联络金吾卫arriving的薛崇简,约定十二月初三深夜突袭作坊。行动前夜,他再次修书两封:一封呈玄宗,预禀此案重大意义;另一封则直送李林甫,写道:“伪钱泛滥,祸及两京,若不彻查,恐动摇社稷根本。某虽微末,愿冒死一搏,望明公助我一臂之力。”

初四清晨,雪落如絮。张岱亲率官兵包围作坊,当场查获熔炉八座、成品伪钱十万贯、账册十余箱。被捕工匠供认,近三年来共铸造劣币三百余万贯,主要销往长安、扬州、益州三大都会,幕后组织者代号“金鳞”,每月定期收账,从未露面。

而在缴获的一本密账中,赫然出现一笔记录:

>“开元二十三年九月,付东宫典膳局张姓吏员,酬金五百缗,换得‘入库许可’一次。”

张岱瞳孔骤缩。“东宫”二字如雷贯耳。太子李瑛虽素无恶名,但其属官竟参与伪钱流通,此事一旦曝光,足以引发朝野地震。

他立即封锁消息,仅向长安报送“查获大规模私铸团伙,涉及多名官员”,暂不提及东宫。同时紧急约见薛崇简,叮嘱:“此事极险,不可张扬。我们必须掌握更多证据,才能决定下一步如何走。”

薛崇简沉吟道:“你是想……借此事逼裴光庭出手?”

“不。”张岱摇头,“我是想让所有人看清,这场博弈早已超越个人恩怨。无论裴党、宇文门生,还是东宫势力,只要有污点,就必须付出代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肃清朝纲。”

十日后,第二批证据陆续到位。原铸钱监匠作副使招供,承认曾收受巨额贿赂,默许私铸团伙使用官炉夜间作业;另有两名户部小吏落网,供出协助洗钱路径。整个网络逐渐清晰,而“金鳞”的真实身份也浮出水面??竟是裴光庭早年提拔的一位退休少卿,现居洛阳养老,暗中操纵地下金融多年。

张岱将全部材料汇编成册,命名为《伪钱案始末录》,正本封缄直送御前,副本分别交予宇文融、李林甫及高力士。他在附笺中写道:

>“此案关乎国信、民命、朝纲三者。臣不敢专断,请圣裁示下。然无论结果如何,臣誓将追查到底,不死不休。”

诏书于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洛阳。玄宗亲批:“着张岱全权督办此案,凡涉案之人,不论身份高低,一律严办。钦此。”

与此同时,裴光庭称病告假三日,未出席朝会。萧嵩闭门谢客,拒见任何访客。唯有李林甫,在接到文书后冷笑一声:“张宗之,你终于把自己变成了利刃,插进了每个人的喉咙。”

春节前夕,张岱奉召回京。临行那日,洛阳百姓自发聚集街头,焚香燃烛,跪送十里。有人高呼:“张御史,莫忘我等小民!”他站在车辕之上,望着那一张张冻得发紫却满含热泪的脸庞,终于落下泪来。

“我会回来的。”他轻声说,“只要这天下还有不公,我就不会停下。”

马车渐行渐远,驶向长安的方向。风雪漫天,仿佛为这段征程披上了银甲。而在那座巍峨的帝都深处,新的权力格局正在重组,旧的日落西山,新的尚未成型。张岱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更加凶险的庙堂风云。

但他亦坚信,只要心中有法,头顶有天,脚下有民,纵千军万马当前,亦可昂首前行。

黄河东去,不舍昼夜。历史的洪流中,总需要有人率先破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