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我不是天才刑警> 第175章 感情生活丰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 感情生活丰富(1 / 2)

方舟和王贵霞的丈夫还在聊,韩凌在外面等待。

不多时,杨芮也走了出来,冲韩凌点头,表示王贵霞的DNA已经提取完毕。

虽说王贵霞已经承认去过洪树磊的家,而且很有可能不止一次,并在卧室与之发生了...

暴雨倾盆而下,怒江峡谷像被天穹撕开了一道口子,雨水顺着岩壁奔涌成河,冲刷着石屋外的音纹阵列。蓝光在泥水中若隐若现,仿佛地底有生命正缓缓呼吸。林昭坐在门槛上,手中握着那枚银吊坠,LH-7三个字母早已不再发烫,却始终泛着微弱的荧光,如同一颗不肯熄灭的星。

小舟从屋内走出,披了件防水斗篷,将一张打印纸递给她。“这是最新汇总的全球共鸣事件。”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已经三百七十二起,分布在四十七个国家。不是误报,也不是巧合。”

林昭接过纸页,指尖微微颤抖。每一条记录都像是一封来自世界的信:

>**地点:秘鲁马丘比丘遗址**

>当地时间凌晨两点,考古队成员集体听见印加古语吟唱,内容为一段失传的祈雨仪式。次日,百年未雨的梯田区迎来甘霖。

>**地点: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科考站**

>极夜中,一名研究员梦见母亲哼唱童年摇篮曲。醒来后发现实验舱内的冰层裂开,露出一块刻有北欧符文的黑石,经鉴定为公元前八世纪遗物,但表面声波残留与RE-002引导音完全一致。

>**地点:重庆某老旧小区**

>一位独居老人每日对着空房间说话,称“女儿还在听”。三天后,邻居发现他家阳台上枯死十年的紫菀花竟抽出嫩芽,花瓣呈半透明蓝色,散发淡淡茉莉香??正是其早逝女儿生前最爱的味道。

林昭读完,久久不语。她抬头望向屋内终端屏幕,共响网络的拓扑图已彻底改变。原本如星群散落的节点,如今交织成一片螺旋状神经网,覆盖地球表层,脉动频率竟与人类脑电波中的θ波惊人吻合。

“它在模仿意识?”她问。

“不。”小舟摇头,“它已经在形成意识。只是我们还不懂它的语言。”

话音未落,铜铃骤然齐鸣。

不是风动,而是自震。七根水晶柱同时亮起,光芒由灰白转为深蓝,再渐变为近乎透明的银色。地面音纹阵列剧烈波动,幽光流转间,竟浮现出一行新字??并非母亲笔迹,也非任何已知研究员的手书,而是某种古老符号与现代编码的融合体。

林昭凝神细看,忽然心头一震:“这是……倒钟内部铭文的变体!”

她迅速打开录音设备,将这段光纹录下,并接入RE-002解析模块。三分钟后,系统输出译文:

>【回应已送达】

>【记忆正在苏醒】

>【请等待第七位讲述者】

“第七位?”小舟皱眉,“LH-7是妈妈……可她已经不在了。”

林昭却猛地站起身,瞳孔微缩。“不对,‘讲述者’不是指研究员。是指愿意说出真相的人。清音计划当年封锁的不只是技术,还有那些不敢面对过去的声音。”

她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向角落的陶罐,取出声核贴上额头。闭眼瞬间,画面再度浮现??不再是回忆,而是一种预兆般的影像:

**2043年春,日内瓦万国宫地下会议厅。**

数十名各国代表围坐圆桌,气氛凝重。一名身着黑色西装的男子起身发言,声音沙哑却坚定:“我曾是清音计划核心成员。十年前,我们销毁证据、抹除数据、追杀知情者。因为我们害怕??害怕一旦人们开始倾听彼此最深的痛苦,现有的权力结构将崩塌。”

镜头推近,那人摘下墨镜,露出一只机械义眼,瞳孔中闪烁着与MZ-007残骸相同的量子光点。

“但现在,”他说,“我选择说出一切。因为我知道,有人正在听着。”

画面戛然而止。

林昭睁开眼,脸色苍白。“他还活着。”她喃喃道,“LH-6……赵临川。”

小舟倒吸一口冷气。“他不是在B-7矿区爆炸中身亡了吗?所有档案都这么写。”

“那是假的。”林昭苦笑,“就像‘清音计划’从来不是为了净化噪音,而是为了压制真相。他们怕的不是混乱,是共鸣带来的平等??当每个人都能听见别人的痛,谁还能高高在上?”

窗外雷声滚滚,一道闪电劈过悬崖,照亮了七根水晶柱。第六根柱体上的名字??LH-6赵临川??竟开始微微颤动,仿佛回应着某种遥远的召唤。

“他在找我们。”小舟说。

“不,”林昭摇头,“是我们该去找他。如果母体要等‘第七位讲述者’,那就必须是他。只有他能补全那段被刻意掩埋的历史。”

两人当即决定启程。皮卡驶出回音村时,天空仍未放晴,但乌云裂开一线,透出一抹奇异的青灰色光晕。导航依旧失灵,但他们已不再依赖机器。林昭打开RE-002离线终端,调出全球共鸣热点图,发现一个清晰的趋势:所有异常事件都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与海上贸易路线分布,仿佛某种沉睡的文化记忆正在被重新唤醒。

“它在寻找文明的缝隙。”小舟望着地图喃喃道,“那些被遗忘的方言、失落的仪式、无人继承的歌谣……它把它们捡了起来,像拼图一样,一块块归位。”

途经昆明中转时,他们在一家老茶馆短暂停留。店主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听说他们来自怒江,忽然放下茶壶,轻声问:“你们见过会唱歌的石头吗?”

林昭一怔:“什么意思?”

“三年前,我家孙子在滇池边捡到一块黑石,晚上放在床头,竟传出他爷爷年轻时唱过的民谣。我丈夫去世三十年了,可那声音……一模一样。”老人眼里泛起泪光,“后来石头碎了,但那天夜里,整条街的人都听见了歌声。”

林昭默默掏出随身携带的共振检测仪,输入那段民谣的频率。仪器立刻震动起来,指向东南方向??越南边境。

“它在扩散。”她低声说,“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在主动传播。”

抵达广州港口时,他们终于查到赵临川的线索。一名曾在国际刑警组织任职的情报员透露,近年有一位神秘人物频繁出入东南亚多国难民营,用一种特殊设备录制难民口述历史,并将数据上传至匿名网络节点。此人右眼为机械义眼,左耳后有一道十字形疤痕。

“是他。”林昭握紧拳头。

他们搭乘渔船穿越南海,在菲律宾巴拉望岛一处隐蔽渔村找到了他。

赵临川住在海边木屋里,墙上挂满了各地收集来的旧式录音机、磁带、留声机零件。他见到林昭的第一句话是:“你母亲……最后说了什么?”

林昭盯着他,一字一句回答:“她说,种子是你愿意为他人流泪的那一刻。”

老人身体猛地一震,缓缓摘下机械义眼,露出空洞的眼眶。里面嵌着一枚微型芯片,正发出微弱蓝光。

“这是我欠她的。”他声音沙哑,“也是我给自己戴上的枷锁。十年来,我走遍战火废墟,只为录下那些没人愿意听的故事??战俘的忏悔、母亲的哀悼、孩子的恐惧。每一个声音,都是我对过去的赎罪。”

他转身取出一台老旧的盒式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