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拿着相机,近距离拍摄木雕细节,连神仙衣服的褶皱、凤凰的羽毛纹理都拍得清清楚楚:“太精致了!咱们可以在新空间的梁上挂一些小型的木雕装饰,比如小凤凰、小莲花,延续这种传统韵味。”
徐佳莹则拿出手机,拍下木雕的图案,打算借鉴到苏绣设计中:“这些‘八仙过海’‘百鸟朝凤’的图案,可以简化后绣在窗帘或桌布上,既好看又有吉祥寓意。”
第二天,他们去了位于平江路历史街区的“吴宅”。
这座老宅的特色是“水榭庭院”,前院有一个小池塘,池塘周围种着荷花和柳树,池塘上搭着一座木质小桥,桥边还有一个水榭,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
“这种水榭庭院在苏州老宅里很常见,”陈默坐在水榭的石凳上,“夏天坐在水榭里,吹着风,看着荷花,特别凉快;冬天可以在水榭里煮茶,赏雪景,很有江南的意境。”
邢梦洁抱着呆胶布,小心翼翼地走过小桥:“这里太适合做户外体验区了!客人可以在水榭里学制香、绣苏绣,还能带着宠物在池塘边散步。”
徐佳莹则被池塘边的石雕吸引。
石雕是一只石狮子,造型可爱,不像北方石狮子那样威严,而是透着几分憨态。
她拿出速写本,画下石狮子的样子,旁边标注:“可在新空间的庭院里放一对小型石狮子,放在门口两侧,既传统又可爱,还能吸引客人拍照。”
第三天上午,陈默神秘地说要带他们去一个“特别的地方”,位于大儒巷深处的“李宅”。
这座老宅的主人是民国时期的苏绣名家,家里保存了大量与苏绣、丝绸相关的老物件,很少对外人展示。
“李宅的现任主人是李老先生的孙女,也是我的老师,研究苏绣历史的,她听说你们在做传统工艺传承,特意同意让你们参观。”陈默一边介绍,一边推开李宅的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