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莹几乎每天都去老宅,跟进修复进度,同时和工匠们沟通装饰细节。
她看着受损的窗棂一点点恢复原貌,看着木质地板重新变得光滑,看着老井重新焕发生机,心中满是期待。
“等修复完成,再装上缂丝窗帘、挂上画作,这里就真的像一个‘传统工艺的家’了。”
王丽也顺利与周教授签订了租赁合同,周教授不仅同意降低租金,还表示愿意将自己收藏的部分传统工艺书籍放在空间的展示区,供客人翻阅。
“我租给你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这些老手艺能在这里传承下去,”周教授笑着说,“以后我有空,会常来看看,喝杯咖啡,看看年轻人学工艺,也算是老有所乐。”
非遗中心也传来好消息。
众人的“传统工艺现代生活空间”项目成功申请到了十万元的非遗传承资金,用于购买传统工艺工具、举办工艺体验活动和宣传推广。
“你们的项目很有创新性,”非遗中心的王主任说,“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核心,又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很符合非遗活态传承的理念,我们会持续关注和支持你们。”
这天傍晚,众人站在修复中的老宅前,看着夕阳下的百年桂花树,心中满是激动。
徐佳莹拿出速写本,画下老宅的样子,旁边标注:“预计三个月后完工,秋天桂花盛开时开业,邀请所有支持我们的朋友来参加‘传统工艺嘉年华’。”
王丽举起相机,拍下这充满希望的场景,笑着说:“开业那天,咱们要请沈师傅织缂丝,赵姨制香,李奶奶做点心,李敏讲传统服饰历史,陈默做老建筑讲解,再请评弹艺人来表演,把苏州的传统工艺都聚在一起,让大家一次看个够、体验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