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莹,苏木,你们可算来了!”陈教授笑着递过两本手册,指了指报告厅内前排的位置,“今天有位特别的嘉宾,是咱们苏州本地的女企业家顾曼殊,经营着高端文创品牌‘曼殊集’,在上海外滩、杭州西湖边都有旗舰店,去年还把苏绣元素的围巾送进了巴黎时装周。她眼光很独到,尤其看重传统工艺的细节,你们一会儿一定要多和她交流交流。”
两人走进报告厅,里面已坐了不少人。
前排是头发花白的非遗专家,手里捧着厚厚的工艺研究书籍,中间是穿着素雅棉麻衫的手艺人,沈师傅的徒弟小周也在其中,正低头整理着缂丝边角料。
后排则坐着几位穿着精致套装的文创从业者,手里拿着平板电脑,不时记录着什么。他们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刚翻开手册,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伴随着淡淡的栀子花香。
不是市面上常见的工业香精味,而是像刚摘下的栀子花,混着露水的清甜。
“请问,这里有人吗?”一道清亮的女声响起,带着苏州话特有的软调,像浸了温水的丝绸,熨帖得人心头发软。
苏木和徐佳莹转头,只见一位身着月白色真丝旗袍的女子站在身后。
她三十出头的年纪,发髻松松挽起,用一支嵌着碎钻的玉簪固定,耳坠是圆润的淡水珍珠,随着头部动作轻轻晃动。
手里拎着一个绣着浅青色兰草纹的真皮手包,针脚细密,一看就是手工缝制的,旗袍的领口和袖口绣着极细的“回纹”,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却让整体造型多了几分雅致。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苏木身上,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像是被什么吸引,随即转向徐佳莹,视线在她身上那件苏绣领口的棉麻衫上停留了两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