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将原物奉还,望君海涵。后续联名合作,吾等仍会以专业态度推进,盼共护传统工艺之美。徐佳莹苏木敬上。”
写完后,她将谢帖晾干,递给苏木:“你看看这样写行不行?既表达了感谢,又明确了边界,不会让她觉得咱们不近人情,也不会给她留下继续试探的空间。”
苏木接过谢帖,仔细读了一遍,赞许地点头:“写得很好,既委婉又坚定,把咱们的立场说清楚了。”
他用手机拍下谢帖,发给顾曼殊,附带一条消息:“顾总,礼物已让司机带回,谢帖随后会用顺丰寄往您的公司。合作之事,我们仍会以专业态度推进,盼后续顺利。”
顾曼殊的回复隔了近一个小时才发来,文字简短克制:“苏先生与徐小姐倒是有风骨,是我考虑不周,勿怪。联名扇面的进度,我会让设计师每周与徐小姐同步,不掺杂私人情绪。”
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也有几分无奈,没有了之前的热情与试探。
处理完礼物的事,众人继续筹备试体验活动。
徐佳莹带着江源的拍摄团队,逐一介绍每个体验区的布置。
缂丝区的织机旁,整齐摆放着“扁金线”样品和扇面半成品,旁边还放着沈师傅手写的“缂丝入门步骤”;制香区的石臼里,提前研磨好了桂花、薄荷、艾叶等香材,每种香材都装在竹篮里,贴上了手写的名称和功效标签。
点心区的蒸笼和老模具整齐排列,旁边放着李奶奶准备的糯米粉、豆沙馅,还有她手写的“定胜糕制作步骤”,字里行间满是亲切。
“明天客人来的时候,咱们要让他们不仅能体验工艺,还能感受到传统工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