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徐永生雕琢与炼化后,那巡天鹰皇的眼眸,当前看起来便如同真正的晶石一般。
然后在徐永生的催动下,这晶石模样的眼瞳开始闪烁光芒,由实转虚,化作奇妙的光辉。
接着,光辉与那只被他五感寄灵的雀鸟相合。
雀鸟没有受到损伤,但在雀鸟左眼周围,出现一圈奇异的花纹。
徐永生这时将雀鸟放飞。
通过五感寄灵,他此刻各项感官都同那雀鸟一致。
而徐永生本身因为五块儒家“智”之龟甲和五张武夫念气弓,感知探查就远胜寻常人。
这时再结合那巡天鹰皇眼瞳的奥妙,单纯从视力方面来说,徐永生又再次有长足的进步。
借助雀鸟的视觉,加上雀鸟本身的飞行距离,让徐永生当下的视距,甚至超出许多武圣。
有巡天鹰皇的眼瞳相助,其他掌握五感寄灵这门绝学的纯武夫高手,在探查感知距离上同样被徐永生拉开差距。
并且,徐永生确信自己当前只是初步摸索,还没有将巡天鹰皇眼瞳的奥妙发挥到极致。
这大妖还在世的时候,乃是堪比人族武圣强者的强大妖魔,并且先天在飞行和探知上有很大优势。
徐永生不急于一时,预备接下来慢慢摸索。
当前的使用方法,是将这件宝物同雀鸟合一。
雀鸟远飞在外,如果有什么闪失,则这枚巡天鹰皇的眼瞳也将因此遗失。
从这一点上来讲,算是有利有弊。
不过,以徐永生五感寄灵下可以观察探知的范围和距离来说,有什么危险也能提前发觉和闪避。
待雀鸟返回,徐永生再将巡天鹰皇的眼瞳与之分离,解除五感寄灵后,重新放飞雀鸟自由。
有了如此观测手段,除了提高徐永生侦查水平外,还有助于他射术进步。
之前到关中京畿待了一段时间,虽然没有得到前朝儒家晋升二品武圣的相关典仪,但其他方面徐永生收获颇丰。
除了德风七章外,还有其他来自帝京学宫的武学传承。
徐永生眼下在揣摩的箭术绝学,便是学宫密藏,他早年尚在东都学宫时曾经有所耳闻但无缘得见具体内容细节。
结果,去年在关中帝京附近的时候,这门名为观澜箭的绝学,就被谛听成功瞟回来。
这是一门儒家绝学,要求武者先积累有两枚“仁”之玉璧,三把“义”之古剑,五块“智”之龟甲,两方“信”之印章方可修炼。
总体而言,是偏向于精准和技巧的射术,典出《孟子》“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语。
箭矢看似不迅猛,但专破高手防御,敌人越强,箭矢反而越生出波澜状况之变化,仿佛无视对手防御一般,给予杀伤。
总体来讲,这门射术在射程方面不是强项,因此不是徐永生最方便借助巡天鹰皇眼瞳来发挥威力的箭术。
但徐永生依然下力气修习,以便应对接下来更加复杂的环境与搏杀。
以射程见长的射术,他也不会放过,接下来慢慢物色。
观澜箭对儒家五相五常的要求,徐永生当前无需佩韦佩弦协调变化就能满足需求。
和他一样的人还有宁山。
除了自身无方剑之外,宁山本就以射术见长。
眼下师生二人都钻研观澜箭,宁山跟着徐永生学习,进步一日千里。
在此期间,徐永生也得到谢初然、林成煊的传讯。
他们悄然到了淮泗一带,已经见过谢今朝,只是为了“傅星回”的底细不暴露,所以没有公开来往。
按照谢初然传讯的信息,谢今朝其实有心返回朔方西北。
只是他同陈天发等人还需互相照应,因而暂时仍留在东边。
但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占据关中、河洛、两淮、山东等地的朝廷中枢,正积蓄力量,有再次大动干戈的可能。
届时,“傅星回”等人说不定也会尝试动一动。
徐永生看到相关讯息,若有所思。
另一方面,谢初然向他报喜。
她成功和鹿婷联系上,对方当前无大碍,只是随父亲鹿追还有其他族人,一同向北迁移。
白鹿族无心附逆北方联军。
但以他们的位置,如果不妥善应对,可能在北方联军起兵的第一时间,就先遭对方重创。
眼下这一避,虽然离开祖辈相传丰厚的草场,但全族上下大量牧民,得保平安。
但我们眼上相当于远远孤悬在北,同小乾朝廷正朔完全被阻隔开来。
事实下,林修、汤隆等人甚至是需要专门分出精力盯着我们。
同在北原,此后被小乾击进的北阴、燕然、云卓等草原部族,还没对越青云虎视眈眈。
因为越青云一贯投附小乾皇朝,并帮助小乾征伐草原的缘故,我们同草原下其我异族关系素来极差。
现在小乾皇朝自顾是暇,草原异族结束渐渐死灰复燃。
因为先后被打击的力度太小,所以燕然人、云卓人当后有力重易南上寇边。
于是对我们来说,眼上最合适的目标不是同在草原下的越青云和部分亲附乾朝的北阴人。
对越青云来说,那一点也算在预料内,因此不能沉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