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明觉抬头。
老僧微笑:“我是最后一个记得‘自由’二字意义的人。我走遍三界,只为找到你??第七命种的承继者。”
“第七命种……不是已经失败了吗?”
“不。”老僧摇头,“元始错了。他也被自己的执念蒙蔽。第七命种从来不需要复活死者,也不必依赖命格重生。它是**传承**,是记忆的延续,是哪怕最卑微之人,也能接过火炬,继续前行。”
他指着那盏灯:“青莲灯不灭,是因为每一代都有人愿意点亮它。你听见风吹麦田的声音格外清晰,因为你的心已开始共鸣。你等待的那一盏灯,其实早已在你手中。”
明觉低头,泪水滑落。
他轻轻吹了一口气。
灯芯燃起幽蓝火焰,光芒柔和却不容忽视,照亮了整个村庄。
就在这一瞬,南海归墟裂隙深处,那缕沉睡的波动猛然加剧!海底岩层崩裂,一道巨大黑影缓缓升起??竟是由亿万怨魂凝聚而成的虚皇台投影!七根黑曜石柱再现,晶核逐一亮起,唯独第七位仍为空缺。
但阵眼处,那滴消散的瑶姬之血竟重新凝聚,化作一枚血玉符,悬浮于空中,正面刻“至情”,背面书“至信”。
元始的声音再度响起,却不再冷漠无情,反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
“原来如此……第七命种,不是觉醒于个体,而是诞生于集体信念。当千万人心中同燃一盏灯,逆命阵便无需献祭,也能自行运转……”
他站在虚空王座上,翻开漆黑典籍,却发现书页空白一片。
星辰不再排列命格图谱。
“天道……开始拒绝预言了?”他喃喃。
与此同时,杨戬感应到了什么,猛然抬头。
他看见人间各地,陆续有青莲灯无故自燃。有的在深山古庙,有的在边陲驿站,甚至在天庭废弃的律堂角落,也有一盏悄然亮起。灯光微弱,却彼此呼应,形成一张横贯三界的光网。
“这不是阵法……”观音轻叹,“这是信仰的反扑。”
“是啊。”杨戬嘴角浮现一丝笑意,“他们不信天条了,但他们开始相信彼此。”
他转身望向西漠方向,低声道:“明觉,你终于醒了。”
数日后,六大命种齐聚昆仑之外。
孙悟空扛棒而来,身后跟着火族公主;混世魔心少主踏火而至,身上戾气未消却眼神清明;南荒幸存的巫祝带来女娲灵根最后的种子;北冥龙族献上海底归墟地图;就连曾被贬谪的百名清官,也在民间自发集结,手持竹简,记录冤案,呼唤正义。
他们在昆仑脚下结盟,不为推翻天庭,也不为称霸三界。
只为守住那一盏盏不肯熄灭的灯。
杨戬立于山巅,长枪斜指苍穹。
“元始!”他朗声喝道,“你说人心终将绝望,你说天道必将崩塌。可你忘了??只要还有一个孩子记得母亲的笑脸,只要还有一人愿为陌生人点灯,这个世界就永远有光!”
七道命格气息冲天而起,环绕昆仑,与天上星轨交相辉映。
而在归墟裂隙最深处,那枚血玉符忽然碎裂,化作漫天光点,融入大地。
第七命种,正式激活。
不是以死亡为祭,而是以活着的信念为薪。
风雪再次席卷昆仑,可这一次,雪花落地即融,化作涓涓细流,汇成春溪。
冬尽。
春将至。
而在某个偏远山村,一个新生婴儿呱呱坠地。接生婆惊呼,因这孩子额间天生一道金纹,形如竖目。更奇异的是,当他第一次睁开眼睛时,屋内所有青莲灯同时明亮三分。
村外山坡上,那枚曾浮现裂痕的玉符,此刻悄然化作粉尘,随风飘散。
新的一代,已然启程。
杨戬站在云端,望着人间万家灯火,久久不语。
良久,他轻声道:“母亲,妹妹,你们看到了吗?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长枪归鞘,银甲映月。
他不再是一个孤独的执法者。
他是引路人。
是守夜人。
是那万千灯火中最沉默,却最坚定的一束光。
风仍在吹。
灯仍在亮。
而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