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一碗水端平,三个人才心满意足地去休息。
事情商量妥当,也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苏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数钱。
汴京的临街商铺,特别是临着御街,州桥,朱雀门,马行街等核心商圈的铺子,一间铺子的月租金普遍在15—35贯。
来茗茶庄约莫有七十来平,上下两层,所以何萍给的租金是取低的价钱,15贯一个月。
而像这样一个临街商铺,若是买下来花费大约在300贯到400贯。
何萍给的先租后买也很诚心,第一年按照每月15贯的租钱租赁,一年后若是攒够了钱,租钱可以直接抵买铺子的钱,到时候再付200贯,这个铺子就可以直接转给她。
面对这样的诚心,苏兮也很实意,最后在衙门签单子的时候,直接将每月的租钱加了5贯。
“何姐姐大气,但是这以后还要生活,这点钱就当是我投桃报李了。”苏兮笑吟吟的。
“苏妹妹于经营之道有天赋,我看,这200贯到时定会凑足,茶庄也定然是你的。”何萍也没有推三阻四。
等到苏兮离开,何萍收起契约,在一旁的侍女才开口。
“茶庄25贯一个月也不过分,娘子要20贯,也太少了些。”
何萍回头看侍女,问她:“眉儿,你说我们以后还会回汴京吗?”
眉儿一顿,她知道她们娘子是为了小娘子回的老家,所以当然也清楚,她们并不会永远蜗居在那个偏远之地。
“苏妹妹是个有大前途的人,以后要是我们再回京城,估计就得靠她了。”何萍望着苏兮远去的背影,意味深长地说。
…
交完押一付三的租金,口袋恢复空空的苏兮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茶庄的改造。
在茶庄叮叮当当哐当哐当进行装修的同时。
六月初的汴京城为迎接西北军的到来显得热闹不已。
苏记的客人更是一天比一天多。
直到,西北军入城前一日,苏兮才得以休息。
不过休息也没休息成,被冯微雨抓着一起来布庄看料子了。
“冯大娘子,您瞧这童子采莲的文样,多适合给未出生的小郎君做衣服啊!”
“还有那牡丹莲花童子的绫,从南边进的,这汴京城可就一匹。”
那边是布庄掌柜的各种介绍,从进布庄就一直被灌茶的苏兮听得无奈,摸着肚子跟冯微雨一番耳语。
冯微雨看了佩儿一眼。
佩儿见状,立刻把苏兮往楼下带:“那边,苏娘子。”
苏兮跟着下楼。
就在此时,一辆黑色的马车停在布庄前面。
苏兮不经意地看了一眼,然后,倏地停下脚步。
那马车上的图案怎么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