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被提醒回神,却有些神不守舍的,频频想要回头,好像是想确认些什么。
“将军,陛下已到宣德门,等会您要代替大将军跪拜献捷。”亲兵又一句提醒。
想到跪拜献捷的事情,平西这才镇定下来,不再想其他的杂事。
刚才,应该是眼花?
西北军又继续行进,沿着御街,到达宫城门口。
皇帝在宣德门接受统帅的跪拜献捷后,就让人宣读了封赏诏书,对在西北战役中所有的有功将士进行了授官,赐爵,赏赐金银宅院。
霍渊原为征西大将军,已经是正一品的官职,封无可封,所以只有一个额外的爵位,以及金银财宝。
其他一些人,尤其是平西平北,则是直接给了正三品安平将军的官衔。
平西替霍渊接过封赏诏书,并再次跪谢皇恩。
宣德门上,皇上面带喜色,看着下方的将士对一旁的萧瑾瑜说:“霍渊临危授命,却御敌有方,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员大将,于朝廷于社稷都有无上的功勋。”
“按照道理来说,早就该给他加封超一品大将军的官衔,但是霍渊又密信传来,说愿守护西北做些实事,这加封的事便不好操作。”
皇上的为难,太子当然清楚其中的关键。
一方悍将放在地方可以保卫疆土,放在中央,却有些暴殄天物。
太子端量思忖,片刻之后说:“若您觉得如今的赏赐不够,可以考虑封赏霍大娘子。”
皇上闻言心动。
刚要开口,就听到萧瑾瑜面无表情地说:“霍大将军之前拒绝加封大将军就是因为霍大娘子,若是他还未回京,皇上便不知会他一声便随意封赏,倒是与初衷不合。”
太子听到他的话,眉头轻动,不经意地看他一眼。
“瑾瑜说得也是。”皇上略一琢磨,觉得他提的建议也有道理。
霍渊确实跟其他人不太一样,对这唯一的女儿甚至不比两个义子亲近。
等霍渊述职回京,届时与他商量之后,再做封赏好像也更合适一些。
想到这里,皇上挥挥手,开口道:“此事暂且按下,先去庆功宴,款待众位将士。”
太子,萧瑾瑜低头应下。
庆功宴在崇政殿举行,皇上还需要去换更一套吉服。
于是这一路,太子与萧瑾瑜并行过去。
路上,太子忽而开口,疑惑地问:“瑾瑜,你不想让霍大娘子得到封赏?”
太子其实对萧瑾瑜还算了解,当然看得出来,刚才在宣德门上,他是故意阻止皇上封赏霍大娘子的。
什么不告知霍渊,影响不好,纯粹是扯淡。
萧瑾瑜斜看他一眼,然后很直接地转移话题,“漕运的事情,太子查的怎么样了?”
“…”太子一噎。
漕运的事情涉及的世家太多,一桩旧案要牵扯好几十家,这实在让他头疼。
“江南的陈家已经在查了。”太子顿了顿,“等于君尧相看完小娘子,我就让他去江南。”
闻言,萧瑾瑜突然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