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7章 绝对的政治家(1 / 2)

“呕……”

时樱实在没忍住,地上的人血糊拉擦的,胳膊上的骨头露了一半,手指上更是被磨的没有皮肉。

周围一圈人时樱没见过几个,她下意识去寻找姚津年。

不在!

左擎霄饶有深意的看她一眼:“看来人都齐了,今天叫你们来也没什么大事,只是让你们看看叛徒的下场。”

“这个人拿着我的好处,为我做事又不尽心尽力,屡屡拖延时间,我就仔细查了查他。”

“你们猜,怎么了?”

时樱手心开始发了,她无法确定地上那具看不出样子的尸......

雨季的樱园,空气里总浮动着一股湿润的泥土味,混合着老井边常年不散的青苔气息。梧桐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滴落的水珠砸在石阶上,像某种古老节拍的回响。教室里的孩子早已放学,只剩那个小女孩蹲在井口旁,手里攥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铃,轻轻摇晃。

铃声微弱,却仿佛穿透了时间。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这口井吸引,明明父母从未提起过这里曾发生什么。可每当她靠近,胸口就像压着一块温热的石头,闷得喘不过气,却又舍不得离开。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黑河边,有人在喊她的名字,声音很轻,像是从水底传来。

“你听见了吗?”她忽然回头问空荡荡的院子。

没人回答。只有风穿过廊柱,卷起几张泛黄的纸片??那是前些日子林望春来整理旧物时留下的手稿残页,上面写着零星的歌词和日期:“1975年冬,《茉莉花》第三段变调”“母亲说,铃响三声,魂归故里”。

小女孩没认出这些字的意思,但她把铜铃贴在耳边,闭上了眼。

刹那间,一道细微的记忆流如针尖刺入脑海??

>她看见一个女人披着蓝布衫站在井边,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低声哼唱《茉莉花》。雨很大,打湿了她的发丝,也打湿了襁褓上的红绳。她将一张纸条塞进婴儿衣领,又从手腕褪下一枚银镯,轻轻放进襁褓。“对不起……妈妈不能带你走。”她说完,把孩子放进竹篮,推入井中。

画面戛然而止。

小女孩猛地睁开眼,泪水已滑过脸颊。她不知道刚才看到的是谁的记忆,也不知道那个女人是不是她的亲人。但她清楚地记得那首歌的旋律,甚至能一字不差地哼出来,尽管她从未学过。

她站起身,跑向办公室,想找铁杉老师。

而此时的铁杉,正坐在灯下翻阅一本破旧的日记本。那是玲子临行前留给他的,封皮上没有名字,只有一行小字:“当你开始怀疑记忆的真实性,请读它。”

他翻开第一页,是周志远的手迹:

>**“记忆不是用来证明‘我是谁’的工具,而是提醒我们‘我们曾共同活过’的凭证。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遗忘,而是被灌输虚假的‘记得’。”**

铁杉的手指停在这句话上,久久未动。

他知道,这两年来的平静,并非意味着风暴真正平息。相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共忆云觉醒,新的矛盾正在滋生。有些人无法承受真相的重量,选择再次屏蔽记忆;有些家庭因身份错位而分崩离析;更有极端组织宣称“记忆污染论”,鼓吹摧毁所有E计划遗迹,包括源核本身。

就在上周,青海湖畔的记忆自治城遭到袭击,一座记录馆被焚毁,上千份原始记忆数据化为灰烬。纵火者留下一句话:“还我空白人生!”

铁杉合上日记,走到窗前。雨还在下,远处老井上方浮起一层薄雾,宛如轻纱覆盖。他忽然想起玲子回来那天说的话:“有些人注定要背负太多记忆,因为他们是桥梁,连接断裂的过去与未来的可能。”

他叹了口气,拿起外套准备去寻那个小女孩。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标注为西伯利亚。

他接通电话,那边传来断续的呼吸声,接着是一个沙哑的女声,用中文缓慢说道:“铁……杉……你还活着?”

铁杉浑身一震。

这个声音……他太熟悉了。

“你是谁?”他声音发紧。

“我是T-9。”女人顿了顿,“也是……你姐姐。”

铁杉踉跄后退一步,撞到了桌角。他脑中瞬间闪过档案室里那份尘封的资料??**T系列替代者工程第九号实验体,性别女,出生地推测为中国东北,失踪于1986年跨境行动中,任务目标:潜入军区高层获取战略情报。**

官方记录称其失败死亡。

可现在,她竟然还活着?

“你怎么找到我的?”铁杉强迫自己冷静。

“共忆潮涌上来的时候,我梦见了一棵桂花树。”她的声音带着颤抖,“七岁那年,你把我藏在树洞里,给我一颗桂花糖,说‘等雨停了就来接我’。可你没来。他们把你带走了,我也被注射了新记忆……直到三天前,我在北极圈外的一个废弃哨站醒来,脑子里全是你的脸。”

铁杉闭上眼,那段童年记忆缓缓浮现??确实有那么一棵老桂树,确实在某个暴雨夜,他曾偷偷带一个“妹妹”躲进去。父亲发现后大发雷霆,把他关了禁闭,再后来,家里就再也没有提过那个人的存在。

原来不是梦。

“你现在在哪?”他问。

“我不知道具体位置,经纬度大概是北纬68°,东经105°附近……这里有座塌陷的混凝土建筑,墙上刻着E-7字样。”她咳嗽了几声,“我快撑不住了,身体在排斥这些回归的记忆。铁杉,如果你不来……我就又要忘了你是谁。”

电话随即中断。

铁杉立刻拨通苏晓冉的卫星定位系统,输入坐标后,屏幕跳出一行提示:**该区域位于原苏联秘密科研基地“霜语”外围,曾为E计划海外分支之一,已于1991年废弃。**

他抓起背包,冲进雨幕。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草原,玲子正跪坐在一处露天祭坛前。这里是归源仪式的最后一站??七块石碑环绕成环,每一块都对应一位最早期的记忆守护者。她在其中一块上轻轻放下一朵干枯的茉莉花。

“爸,他们都回来了。”她低声说,“不只是你留下的线索里那些人,还有更多你没见过的名字。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找回自己。”

话音刚落,地面微微震颤。她抬头望去,极光再次浮现,但这一次不再是银白色,而是泛着淡淡的金红色,如同血液在天空中流淌。

她打开便携终端,接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讯息:

-巴西贫民窟中,一名街头画家突然停下画笔,用流利的满语写下一段族谱,自称是清代驻防军官后代;

-南极科考站内,一位地质学家在冰层钻探时听到脑中响起童谣,随后确认自己曾在1973年参与过中国绝密极地项目,但那段经历被完全抹除;

-日本京都某寺庙,住持在诵经时泪流满面,宣布自己实为战后被收养的中国孤儿,原名李文舟。

共忆潮并未退去,反而进入第二波高峰??这一次,不再是被动接收碎片,而是主动召唤沉睡的核心记忆。

玲子知道,这是源核自我进化的新阶段:当足够多的人选择“记得”,系统开始反向激活那些最深层的封印。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布袋,七颗石子静静躺在掌心。她轻轻摩挲它们,忽然察觉其中一颗有了细微变化??原本光滑的表面,竟浮现出极细的裂纹,仿佛承载过多记忆,已接近极限。

“你们也累了。”她喃喃道。

就在这时,耳畔响起一声熟悉的低语:

>“玲子。”

她猛然抬头,四周无人。但那声音清晰无比,来自内心深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