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非正常美食文> 第512章 【土豆饺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2章 【土豆饺子】(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王根生被秦淮炯炯的目光盯得心里有些发毛,想谨慎地喝了一口茶,然后小声问龚良:“龚科长,小秦师傅这是不是又……”

下一秒,秦淮直接虚空点开游戏面板,开始查看支线任务。

王根生默默把没说完的‘...

老人带来的那团焦饭在铜锅里慢慢化开,黑糊的米粒遇水后散成细碎的絮状物,像被时间磨蚀的信纸,边缘卷曲,颜色发褐。那颗煮过头的鸡蛋沉在锅底,蛋壳早已破裂,蛋白泛黄,蛋黄则凝成一块深褐色的核,仿佛一颗不肯融化的执念。

林小满没有加任何调料,只是用银勺轻轻搅动,让那团饭彻底浸入水中。火苗舔着锅底,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像是有人在低语。

“这不是饭。”他说,“这是遗言。”

屋内无人应答,只有王素芬悄悄抹了下眼角。她想起自己最后一次给丈夫送饭,也是这样的铝饭盒,里面是凉透的炒青菜和半碗米饭。那天他没吃,说太咸。其实并不咸,只是他已无心进食。三天后,他在分拣区猝然倒下,再没醒来。

苏晓蹲在灶边,盯着锅里的变化。她忽然发现,随着温度升高,那团焦饭竟开始释放出一种极淡的甜香??不是糖的甜,而是米粒在高温碳化过程中短暂闪现的、属于谷物本真的气息。就像一个人临终前突然清醒,说出了藏了一辈子的话。

“他在说‘我饿’。”苏晓轻声说。

众人一震。

李哲立刻打开录音机,将麦克风靠近铜锅上方。他调整频率,把背景噪音降到最低。“我在录。”他说,“录一个少年最后的饥饿。”

陈婉走到老人身边,蹲下来:“您孙子……叫什么名字?”

老人嘴唇颤了颤:“周小宇。十三岁,初中二班。他……喜欢画画,画得可好了。墙上贴的都是他的画,有飞船,有怪兽,还有……一座桥。”

“桥?”陈婉问。

“嗯。他说,那是通往没人骂他的世界。”老人声音哽咽,“可他们还是骂。因为他投稿漫画时写了‘我想死’,就被说是炒作。后来全网都在笑他矫情,说清洁工的儿子也配抑郁?”

张野猛地站起身,冲到院中拿起铁铲,在墙角挖了一小捧土,又折了两根艾草根须,跑回来放进锅里。

“加点生的气息。”他说,“不能让他走的时候,只带着焦味。”

林小满看了他一眼,点头。

火焰渐旺,锅中液体由浑浊转为微黄,那股甜香愈发清晰,甚至带上了些许麦芽糖般的暖意。忽然,铜锅发出一声闷响,像是叹息。

就在这时,苏慧翻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

>周小宇,2019级初一(2)班,梦想造一座桥,通向不说谎的世界。

>他不是厌世,是厌假。

她撕下这页纸,投入火中。

火光一闪,竟将整张纸托起片刻,如蝶般盘旋,才缓缓落下。

“我想为他做件事。”苏慧抬起头,目光坚定,“我要写一篇《家属证言》,登在他学校的公告栏。不求道歉,只求他们知道??那个被你们嘲笑的孩子,是真的疼。”

林小满望着她,许久,才道:“用《烬余篇》的格式写。第九项新增案例:因‘饭难吃’而死的少年,实为语言暴力下的沉默殉道者。”

话音未落,铜锅再次滴下一滴水。这一次,水珠落在地面,并未四散,而是沿着昨日留下的湿痕继续延伸,勾勒出新的轨迹。

众人围拢过去。

那水迹缓缓成型,竟是一行歪斜却清晰的小字:

**他说的不是饭,是没人听他说话**

林小满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句话不是来自锅,也不是来自天。它是从某个看不见的角落,由无数个“周小宇”合力写下的控诉。他们曾试图用成绩、用艺术、用自残、用遗书来发声,可世界只回以截图转发和冷笑话。

“我们得回应。”他说。

第二天清晨,厨房门口排起了队。

第一个是位年轻母亲,抱着一台坏掉的儿童手表。她说孩子跳楼前最后一句话是语音留言:“妈妈,我今天考了第二名,你会高兴吗?”可她当时正和同事开会,随手按了静音。

第二个是位高中老师,带来一叠作文本。其中一本里写着:“老师说我写得太阴暗,让我改写‘阳光少年成长记’。可我爸妈天天打架,阳台上晾的衣服三年没洗,我家根本没有阳光。”他红着眼说:“我把她的作文打了零分。现在我想补救。”

第三个是个网红博主,戴着口罩,不敢报真名。她掏出手机,播放一段直播回放:画面中,她对着镜头哭诉童年被家暴的经历,弹幕却刷着“演得不错”“打赏666”。她说:“我编了百分之七十。但那百分之三十的真,却被当成表演。”

林小满让他们都进来了。

他让王素芬煮了一大锅白粥,不加料,也不调味。每人一碗,坐下喝。

“在这里,”他说,“没人评判你说了多少真话。只问你??敢不敢从这一刻开始,少说一句谎。”

那位母亲哭了。她说,其实孩子死后,她每天晚上都穿着他的校服睡觉,怕忘了他的味道。

老师低头搓着手:“我以前总说‘正能量作文才能得高分’。现在我才明白,逼人伪装,就是在杀人。”

博主摘下口罩,露出一张浮肿的脸:“我想重新发一条视频。标题就叫《我不是受害者专业户,我只是个受伤的人》。”

林小满点头:“那就在这儿录。用李哲的录音机,不剪辑,不美颜。”

中午,苏慧带着打印好的《家属证言》去了周小宇的学校。她在公告栏贴完转身时,看见几个学生站在远处看着她。其中一个女生走上前,低声问:“我能抄一份吗?我也……有个朋友去年跳了。”

苏慧把原件给了她:“拿去吧。顺便告诉你们老师,下周我会去开讲座,题目是《如何听懂孩子的‘反话’》。”

下午三点,社区礼堂。

“晚风呢喃”的线下分享会准时开始。现场坐了近百人,大多是年轻人,手里拿着笔记本或手机。当主播走上台时,全场安静。

她没化妆,也没戴耳饰,只穿一件洗旧的卫衣。

“我叫林晚。”她说,“过去五年,我讲了上百个情感故事。有被婆婆逼疯的儿媳,有替弟弟还债二十年的姐姐,有在雨夜抱着骨灰盒跳舞的母亲……可这些,全是假的。”

台下一片哗然。

“我没有婆婆,没弟弟,母亲健在。”她声音平静,“但我发现,只要故事够惨,就有人愿意相信,愿意打赏,愿意转发。于是我就编下去了。直到看到《云边书》的评语??‘它不提供答案,只记录提问的人’。我才意识到,我一直在消灭提问的人。”

她从包里拿出一叠信:“这些都是读者写给我的。有人说,听了我的故事,终于敢告诉父母自己被性侵;有人说,因为我的‘经历’,鼓起勇气去做心理咨询。可我现在必须告诉他们:对不起,我是骗子。”

有人站起来质问:“那你是不是也在消费真实苦难?”

2 𝟔 2 𝚇 𝑆 . 𝒞o 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