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非正常美食文> 第546章 加急单的含金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6章 加急单的含金量(1 / 2)

借口要和周虎详谈面果儿之事,秦淮在第6天下班后接替欧阳给两人送晚饭的任务,去了趟医院。

当天晚上,周虎和赵诚安的晚饭是土豆饺子和土豆包子。

赵诚安看到这两样点心的时候脸都绿了,这段时间秦淮...

夜色如墨,浸透西槐里17号的窗棂。林小满坐在灶前,柴火噼啪作响,铜锅里的汤泛起细密的波纹,蓝光微漾,像深海中缓缓呼吸的珊瑚。他盯着那团光,仿佛能从中看见母亲年轻时的模样??不是记忆中的脸,而是某种更本质的东西:她低头写病历时的专注,她为病人熬药时轻声哼唱的小调,还有她在雪夜里背着药箱出门前回头对他笑的那一眼。

那一眼,他已经记不清了。

但他知道它存在。就像他知道这口锅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人记住什么,而是为了让别人不再遗忘。

门外忽然传来??声,像是枯叶被风吹动,又像脚步踩在旧地毯上。林小满没有抬头。他知道这不是幻觉。自从《续方志》开启、契约苏醒后,这座老屋便不再是普通的居所,而是一道门??连接着无数破碎灵魂与一线希望之间的门。

“进来吧。”他说。

门轻轻推开,一个男孩站在门口,约莫十岁,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手里抱着一只破旧的铁皮青蛙。青蛙的一条腿断了,弹簧耷拉在外,漆面斑驳,但眼睛还是亮的,是那种被孩子长久摩挲后留下的温润光泽。

“你是……守锅人?”男孩声音很轻,带着怯意。

林小满点头:“你带它来,是因为它对你很重要?”

男孩低下头,手指紧紧抠着青蛙的背部。“爸爸做的。”他说,“去年冬天,他说要给我做个会跳的玩具。他在工厂加班三天,回来时手都冻裂了。可做完第二天……他就没再醒来。”

屋里静得能听见柴火燃烧的声音。

林小满接过铁皮青蛙,触手冰凉,却隐隐有种熟悉的震颤??那是情感沉淀到极致才会产生的共鸣。他将它放入汤中。水波一荡,蓝光骤然扩散,光影如潮水般涌出:

昏黄灯光下,男人蹲在阳台角落,用锉刀一点点打磨金属片,嘴里哈着白气。桌上散落着齿轮、螺丝和一小瓶胶水。小男孩趴在门缝偷看,眼里闪着光。男人察觉了,笑着招手:“想不想自己动手?”于是父子俩一起组装,一边装一边讲青蛙是怎么蹦?的,弹簧怎么储存力量,为什么有时候跳歪了也没关系,“人生也这样,歪一点,说不定反而看得更多。”

画面跳转至医院病房。男人躺在病床上,脸色灰败,呼吸微弱。男孩握着他冰冷的手,把铁皮青蛙放在他胸口。“你说过它能带来好运。”他哭着说,“你快点好起来,我们还要做会唱歌的机器人。”男人勉强睁开眼,笑了笑,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嘴唇动了动,只留下一句模糊的话:“替我……看着春天。”

光影消散,铜锅剧烈震动,汤面翻滚如沸。银白光芒自锅底升起,缠绕铁皮青蛙旋转三圈。断裂的腿自动接合,弹簧回弹有力,漆面重新焕发出岁月未曾侵蚀的光泽。最奇异的是,它的胸口浮现出一朵极小的花形印记??与“忘忧”花轮廓一致。

林小满取出,递还给男孩。

男孩接过的一瞬,整个人僵住。他猛地将青蛙贴在耳边,仿佛在听什么。然后,眼泪无声滑落。

“我听见了……”他哽咽着,“爸爸说,‘春天来了’。”

林小满闭上眼,翻开《食方录》,笔尖顿了顿,写下:

>“今日所偿:关于‘父亲最后一次教我拼装玩具’的记忆。”

写完,他感到一阵空虚袭来。

那段记忆本属于他自己。五岁那年,母亲刚升主治医师,常值夜班。某个暴雨夜,他发烧咳嗽不止,林昭华拖着疲惫身躯回家,见他蜷缩在床上摆弄一堆零件,便坐下来陪他拼一只木鸟。她说:“你看,翅膀要对称,不然飞不稳。”他问:“那你上班是不是也很累?”她笑了:“累啊,但看到你能自己动脑筋,妈妈就不怕累了。”那晚他们拼到凌晨,鸟终于会扇翅了,母亲把他抱进怀里,轻拍背脊,直到他睡着。

现在,那只木鸟的模样消失了。

母亲说话时的语气模糊了。

甚至连她指尖沾着胶水的味道,也都随风而逝。

但他睁开眼,看着男孩抱着修复如初的铁皮青蛙深深鞠躬离去,背影消失在巷口月光里,心中竟无悔意。

他知道,有些东西注定要在传递中消亡,正如火焰必须燃烧自身才能照亮黑暗。

第二日清晨,阳光斜照进厨房,林小满正清洗铜锅,门外又响起敲门声。

这次是个老人,拄着拐杖,衣衫整洁却略显陈旧,手里捧着一台老式录音机,外壳有刮痕,按钮松动,磁带卡在里面,半截露在外面。

“听说……你能修心碎的东西?”老人声音沙哑。

“试试看。”林小满请他坐下。

老人抚摸着录音机,眼神恍惚:“这是我老伴的。她走前最后录了一段话,说等我孤单时就放给她听。可这机器坏了两年,我一直修不好。前几天梦见她站在阳台上晾衣服,回头问我:‘你怎么还不来找我说说话?’”

林小满接过录音机,放入汤中。蓝光再起,比之前更加深邃,仿佛沉入时间之渊:

夏日午后,院子里晾着床单,风吹得哗啦作响。女人坐在藤椅上看书,男人在一旁调试录音机。“你说你要录诗?”他笑,“我又不会写诗。”“你会念就行。”她温柔地说,“我最喜欢听你读《致橡树》。”于是他笨拙地按下录音键,声音拘谨:“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读到一半卡带了,两人笑作一团。后来每个纪念日,他都会录一首新诗,哪怕只会背三首,也坚持换着花样读。她临终前握着他手:“以后每年生日,记得放给我听……我在那边也能听见。”

光影散去,银光流转,录音机自动运转,磁带缓缓转动,传出一声极轻的“我爱你”,正是女人的声音。

老人颤抖着按下播放键,熟悉的嗓音流淌而出:“老头子,今天是你七十大寿吧?我知道你舍不得花钱办酒席,但别省啊,叫孩子们回来吃饭。还有,衣柜第三格有我给你织的毛衣,灰色那件,天冷了记得穿。别总熬夜修电器,伤身。我在这头挺好的,天天晒太阳,等你来唠嗑呢。”

老人伏在桌上痛哭失声。

林小满默默翻开《食方录》,写下:

>“今日所偿:关于‘母亲去世当晚,她最后一句遗言’的记忆。”

这一次,失去的更多。

他再也想不起母亲临终前握着他手时的温度,忘了她说“要好好活着”时眼角的泪光,甚至忘了自己跪在病床前嚎啕大哭的样子。那些曾刻骨铭心的画面,如今只剩一片空白。

可当他抬头,看见老人拎着录音机蹒跚走出楼道,在晨光中拨通儿子电话:“喂,是我……今年生日,我想在家吃顿团圆饭。”声音虽抖,却带着久违的暖意。

他觉得,值得。

第三日,阴雨绵绵。

一个少女冒雨而来,长发湿漉漉贴在脸上,怀里紧紧护着一本烧焦一半的素描本。边缘焦黑卷曲,内页炭化严重,但仍能看出一些残存线条??大多是人物肖像,眼神灵动,嘴角含笑。

“这是我姐姐的。”她声音颤抖,“火灾那天,她本来要带我去画展……可我家电路老化起火,她把我推出去,自己没能逃出来。这本子是消防员从她枕头下捡出来的……她说,这是她未来的梦想册。”

林小满接过素描本,指尖触及纸页时,一股灼热感直冲脑海。他几乎能闻到火焰的气息。

投入汤中,蓝光暴涨,锅体嗡鸣如钟。光影浮现:

姐妹俩挤在狭小出租屋,姐姐教妹妹画画。“你看,眼睛要有神,鼻子不要太尖,嘴巴弯一点就是笑了。”妹妹画歪了,姐姐哈哈大笑,亲她一口:“没关系,艺术不是标准答案。”每逢周末,她们去公园写生,姐姐画路人,妹妹画花草。姐姐说:“我要考美院,将来开画廊,让全世界看到普通人的美。”火灾那夜,浓烟滚滚,姐姐把她推向门口,把素描本塞进她怀里:“替我活下去,也替我继续画。”

画面戛然而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