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第252章 定量缩减,困难模式开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章 定量缩减,困难模式开启(1 / 2)

第252章定量缩减,困难模式开启

「红兵,咱们院来了新人,听说还是个大学生——」

隔天晚上,李红兵刚从外面回来,就听阎埠贵说了这件事情。

「哦?阎大爷,这是什麽情况?」

李红兵微微一愣神,忍不住看向阎埠贵,有些惊讶的说道:「我记得咱们四合院,好像没有什麽空房子吧?」

上一次四合院来新住户,还是聋老太出事被抓,吃了花生米,原本属干她的后正房被街道办收回去,然后重新进行分配,以公租房的形式租了出去。

距离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眼下城里的住房紧张,基本都是一个萝下一个坑,在这几年的时间当中,院里可没人搬走。

「原本是没有,不过这易中海不是不在咱们院了吗?」

看到李红兵疑惑的样子,阎埠贵笑了笑,开口说道:「原本属于易中海的那两间中院东厢房,现在就王桂花一个人住着,听说前几天王桂花主动找街道办,把房子给租出去了,今天就直接来了人。」

「是这回事啊!」

一听阎埠贵这样解释,李红兵就都明白过来了。

李红兵微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不得不说,这王桂花还是精明。

刚回四合院,就直接把这件事情给安排了,要说她不是早有准备,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她不这样做的话,以她和贾家的关系,不用等她归西,贾东旭和秦淮茹必然会打她这房子的主意。

毕竟王桂花就自己一个人,却独自住着两间房,住房条件简直不要太宽裕。

而贾家现在三口人,秦淮茹肚子里还怀着一个,马上就是四口之家,却挤在一间房里面。

以贾家的过往的行事风格,向王桂花「求援」,或者说借房,是早晚的事情。

如今王桂花直接通过街道办把房子租出去,不仅可以把租金落到自己口袋里,也可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让贾家免开这个尊口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的维护两家关系。

如今的王桂花,依旧和贾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不过在金钱和物资上的帮衬力度,显然远远和易中海在的时候,完全没法比。

甚至和院里其他人差不多。

也许她依旧把养老的希望放在了贾东旭和秦淮茹的身上,但显而易见,并没有要彻底跟他们绑死的打算。

一方面。

之前易中海出事之后,贾东旭的表现,单单从养老这方面的角度,多少让王桂花有些寒心。

尽管从理智上,可以理解他自保的做法,但情感上却未必能够完全接受。

另一方面。

虽说贾家依旧是养老的好选择,毕竟有着前面的投入和基础,却也不是非他们不可。

王桂花现在手里握着易中海遗留下来的房子和票子,身后又有妇联做依靠,主动权掌握在她的手里。

更主要一点。

她并没有易中海那麽强的掌控欲。

就是因为过强甚至到变态的掌控欲,易中海各种算计和谋划,硬生生把一副好牌打烂。

否则的话。

以易中海原本的能力丶地位和工资收入,只要多用心培养几个好徒弟,甚至是广收门徒,将来有的是人帮他养老。

哪怕对唯一的徒弟,也是付出和帮衬最多的贾东旭,易中海也不是真心换真心。

且不论贾东旭是不是个好的选择,易中海自己都把路给走窄了。

和阎埠贵多聊了几句,知道新来的那个大学生住户,是轧钢厂的技术员,李红兵也没有过多去打听。

对于对方为什麽会被「分配」到这里,已经有了个基本的掌握。

现在已经是五十年代末,马上就要进入六十年代,哪怕之前户口制度确立城乡二元结构的同时,清退了一部分滞留城市的农村人口,但住房情况依旧紧张。

轧钢厂那边,估计已经没有多馀的厂属住房可以分配,对方又是个大学生,肯定不适合安排到集体宿舍那边去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了一个新的方案出现。

就是厂里出住房补贴,让对方自己到外面租房住,或者和街道办对接,让街道办解决住房问题,而厂里直接支付租金。

从当下来看,这样和直接分配住房,是没有什麽太多区别的,因为所有费用支付,都由厂里直接承包,员工不用掏一分钱,并且可以「永久」住下去。

可到了二十多年后,改革开放和制度变革的时候,差别可就大了。

因为租的房子,始终都是租的,除非自己花钱买下来,否则永远都不可能属于自己。

可厂里分配下来的住房,就不一样了。

不过这跟李红兵没什麽关系。

回到家。

李红兵也听陈母提起了对方,似乎印象还不错,是个有礼貌和好相处的年轻人。

对此。

李红兵并不怎麽意外。

毕竟初来乍到,而且听说对方是从农村考进的大学,哪怕是大学生毕业,现在成了轧钢厂的技术员,可目前在城里没什麽根基,总归要和院里这些邻居打好关系。

当然了。

这也说明对方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还是懂不少人情世故的。

在这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脑子不是一般的聪明,更不是一般的人才。

在脑子足够活泛的情况下,除非是政治和成分背景的原因,否则到哪都混的不会差。

不过这方面有问题的,现在基本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

院里来了个大学生,这件事直接取代了之前许大茂丶贾东旭和傻柱的纠纷事件,成为四合院新的热点话题。

只是没过几天,阎埠贵和杜建国前往街道办开会带回来的一则通知,直接掀起了整个四合院的热议浪潮。

「降定量?」

「哎呦,这定量本来就不多,刚好够吃,这要是降了,我们怕不是要饿肚子了?」

「阎大爷,这到底是为什麽呀?」

「就是,好端端的,怎麽要开始降我们的粮食定量了?」

「对呀,是不是最近有什麽事情发生了?」

「老阎,老杜,这降定量倒是怎麽个降法,一个人降多少?」

全院大会上。

随着阎埠贵和杜建国把下个月开始降粮食定量的事情一说,底下的众人就像是炸了锅一般,七嘴八舌的嚷嚷了起来。

「静一静!大家静一静,听我说——」

好不容易把大家安抚下来,看着周围一双双盯着自己的眼睛,阎埠贵感受到了无尽的压力。

再度往下按了按手,等众人逐渐安静之后,阎埠贵才开口说道:「这个通知来的很突然,我和老杜知道的时候,也很震惊。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很多疑问,很多问题想要问我和老杜,不过大家不要急,我们先把具体的情况说一说。

等后面你们还有问题的话,你们再一个一个问,千万别乱。

能回答的,我们统一回答,回答不了的,再统一汇总,找街道办了解。

「」

不过我要强调一点,这降粮食定量的事情,可不关我和老杜的事情,这是上面的决定,我和老杜可没这麽大的权利。」

随着阎埠贵这一番话出口,底下众人也彻底冷静了下来。

「情况我进行了了解,也听说了一些事情,主要还是去年好几个地方受灾,粮食减产,而今年又一直乾旱,上半年收成不太好,所以上面就只能缩减定量,不过我相信这些只是暂时的,只要挺过这一段时间的难关,等后面粮食收成上来了,这个问题就能够解决,到时候大家的粮食定量,也就都回来了——」

面对阎埠贵的这一番解释和理由,众人原本不满的情绪,也逐渐跟着消退了下去。

毕竟受灾和粮食减产这事,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且阎埠贵也说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并不是一直持续的,所以大家心里也比较能够接受。

在场的这些人当中,只有李红兵知道,这种情况的确是暂时的,不过暂时的时间却有点久,得等三年后才能慢慢有所好转。

阎埠贵说的受灾和粮食减产,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外债。

具体的情况,就不方便展开了。

接下来。

阎埠贵和杜建国把缩减后的定量标准公布出来,众人又是一阵骚动。

再度安抚和解答一些问题后,便让众人排队,按照各家的情况,重新统计核算缩减后的各家定量。

把这些情况统计和整理,阎埠贵和杜建国再交到街道办,街道办后面进一步进行核实,确保无误后,才会最终定下来。

这样的流程,就跟当初发行面粉购买证和实行粮票制度,基本是一致的,大家也都轻车熟路。

然而。

就在这个过程当中,轮到秦淮茹的时候,秦淮茹看着杜建国核算出来的贾家粮食定量,却是彻底不淡定了。

「杜大爷,您是不是算错了,我们家这定量,也降得太多了吧?」

随着秦淮茹这声质疑一出,周围的人纷纷看了过来。

「我又算了一遍,你们家是这个定量,没算错。」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杜建国皱了皱眉,却是不得不解释道:「秦淮茹,你们家定量之所以少,是因为贾东旭已经不是轧钢厂的钳工,而是车间的一名普通杂工,这杂工和钳工的粮食定量标准,本来就不一样,钳工可是重体力劳动者,这是普通杂工能比的吗?」

听到杜建国的这一番解释,众人才想起这件事情,纷纷释然。

体力劳动者的粮食定量,本来就高,甚至比大部分干部的标准还高,是其他岗位没法比的。

当然了。

因为本身的标准高,所以这次定量下调的,也比其他岗位类别多一些。

不过贾家和别人家的情况不一样。

贾东旭现在还在派出所拘着,得过些天才能回来,而他工作岗位调整的安排和通知,轧钢厂却先一步公布了出来。

从钳工变杂工,贾东旭自然没办法再像之前那样拿重体力劳动者的定量。

这次一调整,他们家的定量,少得不是一星半点,也难怪秦淮茹回事这个反应。

贾家这回,可算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可——」

被杜建国这麽一提醒,连秦淮茹自己也才想起这件事情,顿时悲从心中起,一脸悲苦无助的对着杜建国求情道:「杜大爷,您看我家这情况,尤其我现在还怀着孕呢,您看能不能少降一些定量?」

杜建国一听,却是当即变了脸色,连忙声明道:「秦淮茹,你要弄清楚,定量都是有标准的,而且是上面规定好的,我现在只是提前帮街道办绑定,这事可不是我一个小小管院大爷能说了算的。」

「杜大爷,我知道!」

见杜建国误会了自己的意思,秦淮茹连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您能不能帮我跟街道说说,对我们家照顾照顾,您看我这还大着肚子了,要是吃不饱可不成——」

「秦淮茹,这事我帮不了,你要是有真有难处,可以自己去找街道办说去,我相信街道办的同志不会不管你的。」

这种费力不讨好,而且还容易挨骂的事情,杜建国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他是院里的管院大爷没错,可不是贾家和秦淮茹的保姆,没必要替她做这种想搞特殊的事情。

「秦淮茹,我刚好问了一嘴,这孕妇和所有人一样,定量上没有特殊照顾,这次你也别去给街道办添麻烦了。」

听到秦淮茹和杜建国的对话,一旁正给别人登记的阎埠贵,却是开口说道:「倒是等你肚子里的孩子生出来,到时候你们家能多一个孩子的口粮,等到了那时候,再跟街道办说明情况,能把这个孩子的定量加上,但现在不行。」

上面对孕妇和刚出生的婴儿,尤其是刚生产后的孕妇,的确有一些营养指标上的照顾,不过在粮食定量方面,却跟普通人没什麽区别。

本来仗着自己是个孕妇,还想给自己家定量搞特殊的秦淮茹,听到阎埠贵的这一番话之后,无比失望和忧愁了起来。

现在贾东旭不是钳工了,杂工的工资和粮食定量都比原来降了一大截,他们家几个人根本就不够吃,更别提还有一个在乡下的贾张氏。

这一刻。

刚刚遭逢贾家大变的秦淮茹,心态彻底裂开了。

众人见状,却没人说什麽,哪怕同情,也只是同情秦淮茹嫁了贾东旭这样一个丈夫。

而这一切,都是贾东旭咎由自取的。

如果不是之前贾东旭仅仅讹了许大茂一块五,但凡他敲诈个十块二十块,哪怕王主任看在秦淮茹怀孕的份上,也绝对不是现在在派出所待几天那麽简单,起码都是按年算的。

数额的具体大小,还是很重要的,直接和情节轻重挂钩。

当然了。

也是因为作为「受害人」的许大茂并非没有过错,再加上许富贵和傻柱他们联手给贾东旭灌金汁,把他整的半死和颜面尽失,王主任并没有追究他们这方面的责任,只是批评教育了一番。

若是较真的话,他们也吃不了兜着走。

哪怕他们是为了获取证据,可有些事情,派出所和街道办做得,他们却做不得。

否则人人效仿的话,社会就混乱了。

这就是涉及到了私刑和公法的层面问题。

这件事情,经过多方介入,最后也是采取半调解的方式结束。

贾东旭被派出所拘留,轧钢厂虽然保留了他的工作,但却进行了调岗处理,而许大茂和傻柱也都获得了贾家的赔偿。

至于贾东旭被傻柱那一顿揍,自然是白挨了。

眼下正好赶上困难三年和定量缩减,就算贾东旭接下来被放回来,贾家的日子也注定难据,比院里其他住户不好过多了。

过不下去不至于,顶多也就饿饿肚子。

在这几年的困难阶段,有着城里户口的人,可以说是极其幸运的,哪怕定量再怎麽缩减,各地城市也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居民的最基础粮食和物资供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