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徐佳莹,她用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先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六十六章醋鱼(第2/2页)
秦海天也察觉到了苏木的神色,连忙打圆场:“张总监的想法很有市场思维,不过《老院旧事》的核心是‘烟火气’和‘乡愁’,咱们得平衡好创新与传统的关系,不能为了流量丢了故事的魂。佳莹,你平时对用户需求很敏感,你怎么看?”
徐佳莹轻轻收回手,抬眼看向张磊,语气温和却条理清晰:“张总监提出的‘贴近年轻人’很重要,但咱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不做刻意的‘CP营销’,而是挖掘故事里的‘亲情细节’。”
“主角帮爷爷修补老木门、祖孙俩一起包春卷的场景,这些细节更能引发共鸣,也符合故事的调性。短视频平台可以发起‘我家的老院子’话题,让用户分享自己家的老物件、老故事,既传播了漫改,又能收集到真实的生活素材,比强行加‘热点梗’更有温度。”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网红合作,咱们可以邀请专注传统文化的博主,比如擅长江南生活记录的UP主,让他们实地探访乌镇的老院子,结合漫改剧情拍vlog,既能展现故事的背景,又能传递乌镇的文化,比流量网红更贴合项目定位。”
张磊听完,若有所思地低下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秦海天连忙接过话:“佳莹说得很有道理!咱们做文化项目,不能只追求短期流量,更要考虑长期的品牌价值。《老院旧事》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真实’和‘温暖’,咱们得守住这个优势。张总监,你可以结合佳莹的建议,重新调整方案,重点放在‘乡愁共鸣’和‘文化体验’上。”
苏木看着徐佳莹,眼里满是赞许。
刚才他差点因为急于维护故事内核而反驳张磊,忽略了会议上的沟通方式,而徐佳莹既肯定了对方的合理之处,又巧妙地提出了更贴合项目的建议,既维护了木槿的创作理念,又给了新同事台阶下,考虑得比他周全得多。
会议继续推进,大家围绕“老院子文化体验”展开讨论。
计划在乌镇选取几处有年代感的老院子,还原《老院旧事》的场景,让游客体验“修补老木门”“包春卷”“写春联”等活动,再结合漫改周边销售,形成“线上传播+线下体验”的闭环。
散会时,张磊主动走到徐佳莹身边,诚恳地说:“徐女士,刚才听您的建议,我受益匪浅。之前在一线城市做惯了快消品营销,总想着用流量思维解决问题,忽略了文化项目的特殊性,以后还请您多指点。”
徐佳莹笑着点头:“互相学习,我也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咱们的目标都是把项目做好。”
走出分公司大楼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杭州的街头亮起了暖黄色的路灯。
苏木牵着徐佳莹的手,沿着人行道慢慢走:“今天多亏了你,不然我刚才可能会跟张磊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