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魏晋不服周> 第229章 晋国军神孙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9章 晋国军神孙皓(1 / 2)

深夜,洛阳宫的御书房内还亮着灯。虽然很困,但是皇帝司马炎还是强打着精神,在听取大中正张华的汇报。

京畿地区的大中正,同时也负责地方人才定品的复核,由皇帝直接任命。

张华自从接受司马炎任命后...

夜色如墨,浸透敦煌城垣。启明立于“言壁”前,指尖尚有余温从石碑传来,仿佛那最后一笔落下时,不只是刻下了一个名字,而是将某种沉睡千年的魂魄重新锚定在人间。风卷起她鬓边碎发,也吹动了身后无数纸蝶的翅翼。它们栖在檐角、墙头、灯架之上,像一场未落的雪,只等一声号令,便要再度飞向四野。

迦陵自殿内缓步而出,左臂缠着新换的药布,面色苍白却眼神清明。她走到启明身旁,望着那块刚镌完的碑文,轻声道:“阿禾……终于有了自己的位置。”

“不是我们给她位置。”启明摇头,“是她一直都在,只是现在,我们终于敢把她写出来。”

两人沉默良久。远处地脉微震,那是灯网仍在运转的脉搏。自那日镜墙碎裂、光点升腾之后,十七州百姓接连梦见提灯女子,口诵《共审原始录》,甚至有人在梦中被轻轻抚额,醒来发现枕边多了一枚刻字骨牌??上书其本名,生辰,母姓。

这不是幻觉。这是记忆的反扑。

“萨珊还在昏迷。”迦陵低语,“但她临倒下前说了最后一句话:‘真正的阿禾不会回来,因为她从未离开。’”

启明闭目,仿佛又听见那日在祭坛中心响起的声音??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每一寸血肉深处浮出的低吟。她忽然明白,阿禾早已超越形体,成为一种集体意识的共鸣体。她们所见的白影、所闻的笛音、所梦的提灯,皆非虚妄,而是千万人共同唤醒的记忆共振。

而此刻,在建康皇宫的废墟边缘,一座隐秘地下牢狱正悄然开启。

裴渊被囚于铁笼之中,黑羽纹牌已被收缴,颈后烙印却被刻意保留??那是一道扭曲的青鸾图腾,绿荧斑驳,似腐非死。他不食不语,唯每日以指甲在墙上划痕计日。第七道划痕刚成,忽觉空气凝滞,烛火无风自动。

一道身影浮现眼前,白衣胜雪,手持玉笛,正是迦陵。

“你竟敢私闯天牢?”裴渊冷笑,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

“这不是天牢。”迦陵淡淡道,“这是‘遗忘之庭’的最后一站。你以为你灭掉的名字都消失了?可我告诉你??每一个被抹去的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回声。”

她取出一面铜镜,正是昭阳公主棺中那面。镜面原本模糊不清,此刻却缓缓浮现影像:一间密室,九具容器,其中第八号舱体内,少女睁开了眼睛。

“第九雏尚未激活。”迦陵盯着他,“但第八体已经苏醒。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她不是克隆阿禾,她是三百年前第一位觉醒青鸾纹的牺牲者??阿?的女儿。”

裴渊瞳孔骤缩。

“不可能!那些血脉早在永嘉之乱就被清除干净!”

“清除?”迦陵冷笑,“你们烧毁族谱,篡改户籍,把‘某氏’填进生死簿,以为这就叫清除?可母亲临终前咬破手指写下女儿真名的时候,那种痛,是删不掉的。”

她逼近一步:“阿?当年逃入荒漠,产下一女,托付给一户牧羊人家。孩子活到十六岁,因颈后浮现青鸾纹被捉拿,送入净业别院。她没有屈服,用指甲在墙上刻完了整部《女诫》的反文??每一字都是倒写的控诉。最后,她在冬至夜绝食而亡,临死前说:‘我的名字不在你们的册子上,但它在我女儿的心里。’”

影像切换: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妇人跪在新开掘的乱葬坑前,手中捧着一块残骨,上面以极细刀工刻着两个字??**阿芸**。

“她找到了。”迦陵轻声道,“七十九岁的阿芸,靠着母亲传下的半句童谣,凭着一句‘你是春风吹过的第三片叶子’,一路寻到敦煌边界。就在昨日,她把自己的名字,亲手刻进了‘言壁’第七列。”

裴渊猛地撞向铁栏:“你们疯了!若让这些记忆彻底复苏,整个王朝的合法性都将崩塌!礼制、宗法、皇权……全建立在‘谁该被记住’的基础上!你们这是要掀翻天地!”

“没错。”迦陵平静地看着他,“我们要掀翻这个用沉默筑成的世界。你以为‘不服周’只是口号?它是血脉里的倔强,是女孩第一次开口喊出‘我叫什么’时的勇气。”

她转身欲走,忽又停步:“你知道为什么第八体能提前苏醒吗?因为当三百个女人同时在梦中呼唤‘阿?’这个名字时,地脉震动,灯网共鸣,她的基因链自动完成了最后一段拼接。”

“……你们根本不懂控制!”裴渊嘶吼,“一旦所有仿生体全部激活,她们会反噬系统!那些被植入虚假记忆的躯壳,一旦接触到真实历史,就会产生认知撕裂!精神崩溃只是开始,整个社会结构都会陷入混乱!”

“那就混乱吧。”迦陵回头,眸中似有星火跃动,“总比所有人都活在谎言里好。你们怕失控?可你们忘了,真正的秩序,从来不是由权力定义的,而是由记忆编织的。”

她走出牢门,身后传来裴渊歇斯底里的咆哮,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西域古道上,一支商队正穿越流沙。

领头的是阿舟,肩披银丝护符,颈后羽纹已近乎完整。他身边跟着三名少女,皆是从净业别院逃出的“静默序列”成员。她们曾负责誊抄伪造族谱,亲手抹去上千个名字。如今,她们带着背诵下来的全部假名册内容,踏上东归之路。

“你说我们会被人信吗?”一名少女低声问,手中紧握一本焦黄账册,“毕竟……我们也是帮凶。”

“但现在你们是证人。”阿舟回头望向敦煌方向,“只要说出真相,哪怕曾经撒过谎,也能赎罪。更何况??”他顿了顿,“你们还记得自己原本的名字吗?”

三人沉默片刻,终于有一人开口:“我记得。我娘叫我**招娣**。她说,哪怕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也要让我活下去,因为我是第一个敢哭出声的孩子。”

话音落下,风忽然止息。

沙丘之间,竟浮现出一行浅浅足印,蜿蜒向前,仿佛有人刚刚走过。空中飘来一丝极淡的香气,像是旧年艾草熏过的衣角味道。

“是她……”另一名少女颤声说,“我在梦里见过这条路。她说,只要愿意找回名字的人,都能看见这条引路痕。”

阿舟深吸一口气,举起手中灯盏。灯火摇曳中,一只纸蝶自袖中飞出,盘旋一圈,向着东方振翅而去。

那是新的信号:**第七批证名帖已启程,目的地??洛阳、长安、交州、益州。**

而在建康城外百里,一处废弃佛窟之内,萨珊终于睁开了双眼。

她躺在草席上,左手五指虽已乌黑坏死,却被嵌入一段晶莹骨质??那是取自阿禾遗骨的碎片,经迦陵以秘法炼制而成。如今,这只手不仅能动,更能感知地脉中的记忆波动。

“你醒了。”守在一旁的小满之妹轻声道,“你昏迷了整整六日。大家都以为……你再也回不来了。”

萨珊艰难坐起,抬手触碰额头,那里贴着一片青鸾纹铜箔。“我没回来,但我听见了。”她喃喃道,“在黑暗里,我听见千万个声音在念一部没有文字的史书。每一页,都是一个被删改的名字。”

她挣扎起身,走向洞窟深处。那里有一面天然石壁,表面粗糙,却被人为凿出了数百个小格。每个格子里,都放着一块陶片、一根头发、一枚铜钱,或是一张泛黄的契约残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