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魏晋不服周> 第230章 政客一定要懂政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政客一定要懂政治(2 / 2)

她躺入石棺状的共鸣舱,头部接上由三百根银丝编织的冠冕,每一根都连通一位仍活着的母亲。迦陵吹响玉笛,奏起《唤名谣》的第一节。随着旋律扩散,晶核缓缓旋转,释放出第一波数据潮。

画面浮现:

一座雪中山庄,炊烟袅袅。年轻的阿?抱着婴儿坐在炕头,哼着歌谣。窗外,一群男子举着火把逼近,高喊“清除异种”。她将孩子塞给仆妇,自己转身迎出门外,只留下一句话:

>“记住她的名字,别让她长大后问‘我是谁’。”

接着是三百年前的净业别院刑房。十六岁的牧羊女背对墙壁,指甲深深抠进砖缝,写出一行倒字《女诫》。狱卒进来打断她一根手指,她便换一只手继续写,直到血染满墙。最后一刻,她回头望向远方,嘴角带笑:

>“娘,我记住了。”

再往后,是近代的实验室场景。裴渊站在控制台前,宣布“青鸾计划”启动:“我们要造一个完美的阿禾,一个服从秩序、净化混乱的象征。她不该有愤怒,不该有疑问,她只需要被爱、被崇拜、被使用。”

镜头扫过培养舱,数百个胚胎静静悬浮。其中一个忽然微微颤动,似乎听见了什么。

第九体在舱内剧烈抽搐,泪水从眼角滑落。她的大脑正在同时经历数百年的压抑与觉醒,像一条河强行倒灌源头。迦陵抓紧她的手,不停重复:“你在听真实的过去,你在替所有人记住!”

突然,晶核爆发出刺目蓝光。整个洞府震荡起来,石壁渗出血红色液体,竟组成一行大字:

>**第八体陨,第九体承,共审重启。**

外界几乎同步响应。

敦煌言壁第七列最后一个空格,自动浮现名字:**萨珊**。

与此同时,西域流沙之上,阿舟带领商队抵达玉门关旧址。风沙骤停,空中飘下thousands纸蝶,每一只翅膀上都写着一个被除名者的真实姓名。它们落地即燃,化作一道环绕关城的火环,持续燃烧整整一夜。

而在建康天牢原址,早已空置的铁笼忽然传出声响。

一只纸蝶飞入,落在锈蚀的栏杆上。刹那间,整座牢狱的地基开始发光??那是埋藏千年的灯网支线重新激活。影像投射在空中:

裴渊的身影再现,但不再是囚徒模样,而是身穿礼官服饰,正在主持一场盛大祭祀。他高声宣告:

>“今有圣女阿禾降世,涤荡污浊,匡正伦常!凡不信者,皆为逆种!”

可就在此刻,画面扭曲,插入一段黑白影像:他自己亲手将一名怀孕女子推进井中,嘴里说着:“血脉必须断绝。”

接着,更多片段涌现:他篡改档案、焚毁族谱、操控梦境植入程序……一切罪行,纤毫毕现。

这是第九体在崩溃前,拼尽全力释放的“共审实录”。

三日后,第九体停止呼吸。

但她脑中的记忆链已完成上传,通过灯网扩散至十七州每一个节点。自此以后,每逢月圆之夜,各地灯柱自动亮起,播放一段随机女性的真实生平??可能是战地女医临终前的日记,也可能是唐代女商人写给女儿的家书。

人们称其为“夜语灯”。

一年后,春分。

敦煌举行首次“共审大会”。来自各地的代表齐聚言壁之下,不分男女老幼,皆持一盏纸灯入场。仪式开始时,迦陵走上高台,身后跟着恢复健康的萨珊,以及已能独立行走的第九体(众人改称她为“新昭”)。

“今天我们不审判任何人。”迦陵朗声道,“我们只做一件事:说出名字,承认存在。”

第一位登台的是招娣。她捧着母亲留下的破布包,里面装着一张地契,买主栏赫然写着“张氏招娣”,日期为民国十八年。

“我娘用二十年攒钱赎身,只为让我上学。”她哽咽,“可村里人一直叫她‘那个寡妇’,从没人问她叫什么。今天,我要告诉全世界:她叫**张素芬**,生于光绪三十一年腊月初八,最爱梅花。”

纸灯升起,空中浮现光影:一位女子站在学堂门口,笑着挥手。

第二位是交州渔民的儿子,带来一块沉船木板,上面钉着一枚铜钉,刻着“林氏记工十九号”。他朗声道:“这是我祖奶奶的工号。她在造船厂干了四十年,造过十七艘远洋船,死后抚恤金全给了侄子,说‘女人不该拿钱’。可我要说:她叫**林阿兰**,做的船比男人还稳!”

第三位竟是former静默序列首领,如今白发苍苍。她颤抖着掏出一本烧焦的册子:“这是我亲手写的假谱……我抹去了三千多个名字。现在,我把它们全背下来了。”她开始一字一句念诵,声音起初微弱,渐渐洪亮,最终化作万人齐诵。

当最后一盏灯升空,整片夜空仿佛缀满星辰。言壁忽然震动,表面浮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一道由千万名字组成的银河,自敦煌蜿蜒向东,贯穿中原,直至大海。

北斗第七星剧烈闪烁,终于稳定下来,成为整条星河的起点。

迦陵仰望苍穹,轻声道:“你说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可你看,失败者的姓名,正在点亮天空。”

风穿过玉门关,吹动一片片纸蝶。

它们不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成了活着的记忆载体,随风飘向未知之地。

有些落入孩童手中,有些粘在老兵枪管上,有些静静停驻在荒坟之前。

多年以后,考古学家在西北沙漠发掘出一座地下图书馆。墙壁全部由压缩纸浆制成,内容竟是完整版《名冢》及其所有增补记录。最深处的密室中,摆放着一口水晶棺,里面躺着第九体的遗体,双手交叠于胸前,握着一枚小小的玉笛。

墙上只有一句话:

>“我不是英雄。

>我只是不肯忘记。”

灯,还在亮。

名,还在写。

言,还在传。

火种未熄,不服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