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住宿区是另一重打击。所谓宿舍,实为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小楼。每间屋子住二至四人,内有独立书桌、衣柜和小阳台。统一供暖让室内温暖如春,每层楼设有洁净洗漱间和自动冲水马桶。对比南境国子监破旧潮湿、十几人挤在一起的号舍,家长们嘴角抽搐,心中不是滋味。
最后的重击来自学堂食堂。午膳时分,食堂人声鼎沸,饭菜飘香。考察团被允许体验学生餐。宽敞明亮、干净卫生的取餐区,餐盘里色香味俱全、营养合理的各式菜肴,让他们哑口无言。有南境罕见的炒青菜(得益于北境暖房技术),炖烂的肉类,鲜美的鱼汤,以及各式新奇面点小吃。所有学生,无论出身,统一标准用餐,且据说免费(实则学费包含,但感受不同)。
一位郡王看着盘中精致食物,想起儿子在国子监的伙食,低声对同伴道:“这北境学堂的饭食,比本王王府的膳食还要精细。”
另一位国公看着排队取餐、面带笑容的北境学子,对比南境国子监面黄肌瘦、死气沉沉的学生,心中涌起酸涩与嫉妒。
他们不禁自问:为何自己当年没有这样的条件?为何北境能将学堂办得如此出色,而南境官学却日益腐朽?为何那些眼高于顶的学者愿意留在北境教导平民子弟?
巨大的落差感让原本准备挑刺的家长们集体沉默。之前的优越感和质疑,在北境学堂实实在在的硬件设施、顶尖师资和人性化管理面前,被击得粉碎。他们开始理解,子弟在此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被尊重、被重视、能看到无限可能的成长环境。
考察结束,返回馆驿的路上,众人一言不发,气氛凝重。原定的“戳穿谎言”、“教育逆子”计划无从谈起。脸被打得生疼,却无力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