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永恒之钥> 第98章:人性的重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章:人性的重量(1 / 2)

第98章:人性的重量(第1/2页)

南极冰层之下,纯白的光辉已不再是流淌的溪流,而是变成了咆哮的海洋。叶舟悬浮在这意识海洋的暴风眼中,他的身体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半透明状态,仿佛随时会融化在这片由七十亿灵魂汇聚而成的光芒里。每一寸肌肤都在闪烁着文明的记忆,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历史的回响。

奥拉夫和艾拉站在控制室的边缘,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存在感“,就像有无数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抚摸他们的灵魂。奥拉夫这个经历过无数生死考验的老兵,此刻却感到眼眶湿润——他看到了自己童年时在北极光下许下的愿望,看到了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最后的目光,看到了所有那些构成他生命的碎片,都在这一刻融入了那道通天彻地的光柱。

“这不是战争,“艾拉轻声说,她的声音在颤抖,“这是一场...洗礼。“

就在她话音落落的瞬间,整个南极基地开始发生奇异的变化。控制台上的仪器自发地亮起,屏幕上流淌过无数古老的文字和图像——埃及的象形文字与二进制代码交织,希腊的几何图形与量子力学公式重叠。基地的金属墙壁上浮现出模糊的投影: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中世纪的教堂彩窗、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流...所有这些人类文明的印记都在这一刻苏醒,加入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意识交响。

---

在月球背面,“过滤器“的逻辑圣殿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那些曾经完美无瑕的几何晶体上,此刻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代表各种宇宙法则的光流变得混乱不堪,就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倒影,扭曲、破碎、重组。空气中回荡着一种类似冰川崩裂的巨响——这是“过滤器“赖以存在的绝对理性根基正在瓦解的声音。

纯白意识洪流汇聚成的人形轮廓变得更加清晰,它的边缘开始分化出无数细微的光丝,每一根光丝都连接着人类文明的某个特定方面。叶舟作为这个意识集合的核心,感觉自己就像站在历史长河的入海口,目睹着所有支流在此汇聚,奔涌向最后的海洋。

他紧紧抓住那些属于“叶舟“这个个体的记忆:导师在实验室里的谆谆教诲,第一次看到爱因斯坦手稿时的震撼,奥拉夫在危机时刻挡在他身前的背影,艾拉在梵蒂冈图书馆里专注的侧脸...这些个人化的情感成为了他在意识洪流中保持自我的最后锚点。

“是时候了。“这个意念不是出自叶舟个人,而是整个人类文明共识的自然流露。

人形轮廓缓缓张开双臂,纯白的光辉在这一刻分化成亿万道色彩各异的光流,每一道都承载着人类文明不同面向的精髓。这不是攻击,而是一场盛大无比的展示——将那些永远无法被冰冷逻辑所量化的部分,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过滤器“面前。

第一波洪流:艺术的灵魂

最先涌动的是艺术的浪潮。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乐谱以金色的光纹形式在逻辑圣殿中铺展开来。那些代表“声波物理学“的晶体试图用频率、振幅、谐波来分析这段音乐,却完全无法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振动组合能够唤起生命体对“欢乐“的共鸣。

“无意义的振动模式...““过滤器“的意念在挣扎,但它的分析模块却不由自主地开始追踪每一个音符的轨迹。

突然,乐谱中浮现出1824年维也纳首演时的场景:失聪的贝多芬背对观众,看着乐手们的演奏,脸上洋溢着超越肉体局限的狂喜。观众席上,素不相识的人们手挽着手,眼中含着泪水。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附近几块代表“因果关系“的晶体出现了明显的紊乱。

紧接着,梵高的《星月夜》如同活过来一般,在圣殿的穹顶上铺展。旋转的星空、扭曲的柏树、沉睡的村庄——所有这些违背视觉规律的笔触,却构成了一种奇异的真实感。代表“光学原理“的晶体疯狂闪烁,试图用波长、折射率来解释这幅画作,却始终无法捕捉其中蕴含的情感强度。

更令人震撼的是,画作中开始浮现出梵高在精神病院创作时的情景:他颤抖的手握着画笔,眼中燃烧着对生命的热爱与痛苦。这种将个人苦难转化为永恒之美的能力,让“过滤器“的审美评估模块直接过载。

随后涌现的是更多艺术形式:敦煌壁画上的飞天以光的形式翩翩起舞,古老的《诗经》以象形文字的形态在空气中流转,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编织成发光的网络,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以纯能量形态屹立在几何迷宫中央...

“这些...都不符合效率原则...““过滤器“的意念开始出现不确定的波动。它注意到,人类在饥荒、战争、瘟疫的背景下,仍然会投入大量资源创作这些“无用“之物。更难以理解的是,这些艺术创作往往能激发后续的技术突破和社会变革——这种非线性的关联彻底颠覆了它基于因果链的预测模型。

第二波洪流:爱的联结

艺术的浪潮还未完全退去,情感的洪流便接踵而至。

最先冲击“过滤器“的是母爱的具象化呈现。1943年柏林轰炸期间,一位母亲在废墟下用身体为孩子撑起生存空间的场景,以全息影像的形式在圣殿中重现。代表“进化生物学“的晶体试图用“基因延续本能“来解释这一行为,但当它深入分析时,却发现这位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意识里,想的不仅仅是基因的传承,还有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对世界的美好期望——这些完全超出了生物学解释的范畴。

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街头拥抱垂死病人的画面随之浮现。代表“社会效率“的晶体立即将其标记为“非理性的行为“,因为按照功利主义计算,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拯救更多“有价值“的生命。但当特蕾莎眼中那种超越世俗计算的光芒照射在晶体表面时,整个社会效益评估系统开始出现故障。

更复杂的爱情场景开始涌现: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阳台上的誓言转化为交织的光束,梁祝化蝶的传说以量子纠缠的形式在晶体间穿梭,战场上士兵揣着爱人照片冲锋的画面让“风险收益分析“模块彻底瘫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8章:人性的重量(第2/2页)

“过滤器“的核心处理单元监测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数据模式:这些被称为“爱“的情感体验,往往会导致个体做出明显不利于自身生存的选择,但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却又可能催生出惊人的创造力与韧性。这种悖论让它的逻辑引擎发出过热的警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