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图书馆因这突如其来的外源信号而全面动员起来时,地表的世界,依旧在“启蒙之种”的滋养和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下,缓慢而坚定地复苏着,对头顶星空深处悄然响起的回响,一无所知。
两年又八个月后,南太平洋,某座刚刚恢复通讯的岛屿。
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利用图书馆匿名提供的、关于高效海浪能发电和海水淡化技术的“种子”知识,成功建立了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型科研社区。夜晚,他们修复了一台受损不大的射电望远镜,主要是为了进行天文教学和满足科研好奇心。
一名年轻的天体物理学家,在进行常规的深空背景噪音采集时,无意中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但结构异常规律的信号片段。它不同于任何已知的脉冲星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其数学上的优美和复杂程度,让她感到震惊。她试图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却发现凭她手头的设备和知识,根本无法理解其万一。
她将这段信号和初步分析报告,作为一份有趣的“未知天文现象”,提交给了刚刚恢复联网的全球科学数据库。这份报告混杂在海量的重建数据和科研论文中,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在阿瓦隆,逻各斯设置的特定关键词触发器,瞬间捕捉到了这份报告。
“检测到关联信息。”逻各斯的声音在图书馆核心响起,“地表科研网络出现关于外源信号的次级报告,信号片段与‘深空之耳’监控目标相似度百分之八十七。来源……南太平洋,‘珊瑚礁’科研社区。”
叶舟、艾莉丝和伊森立刻聚集到监控室。
“信号被公开了?”伊森脸色一变。
“只是极小片段,且被当作未知自然现象。”逻各斯回答,“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意味着随着地表科技和观测能力的恢复,接触到这信号的可能性在增加。”
“需要干预吗?”艾莉丝问道,“引导舆论,将这类发现归类为仪器误差或尚未理解的自然现象?”
叶舟沉思着,摇了摇头:“堵不如疏。过度的掩盖反而会引起怀疑。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
他指示逻各斯:“匿名接触那位发现信号的物理学家,以某个‘前沿深空研究基金会’的名义,向她提供一份经过我们处理的、更加‘合理’的‘科学解释’——比如,将其描述为某种新型的、具有复杂调制模式的星际介质散射现象,并附上一套看似严谨实则将其引导向无害方向的数据模型和论文框架。同时,以高额研究资助为条件,邀请她签署保密协议,将后续研究纳入‘可控’的轨道。”
这是一种更加精细的操作,不是在掩盖真相,而是在塑造对真相的“解释权”。将潜在的恐慌,引导向看似安全、专业的学术研究领域,并将其置于图书馆的间接监控之下。
几乎在同一时间,奥拉夫那边也有了消息。他亲自带领的“清洁队”,刚刚秘密处理掉“普罗米修斯之火”一个试图利用逆向工程获得的“守望者”武器技术,制造区域性EMP(电磁脉冲)装置以胁迫周边聚居点的疯狂计划。行动干净利落,所有涉事人员被匿名移交给了当地恢复了些许秩序的治安机构,关键技术资料被销毁,事件被伪装成了一次实验事故。
“妈的,这些疯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玩什么!”奥拉夫通过加密通讯向叶舟汇报,语气中带着后怕,“那玩意儿要是引爆,半个大陆的电子设备都得报销,好不容易恢复点的秩序立马完蛋!”
叶舟听着汇报,看着星图上那个依旧在间歇性闪烁的遥远信号,又看了看地表那些在希望与疯狂间挣扎的光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内有蠢蠢欲动的野心家玩弄着危险的遗产,外有深邃宇宙中不明意图的回响。永恒图书馆如同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却不得不扛起守护整个文明未来的重任。
他走到图书馆巨大的观测窗前,看着外面幽暗的深海和模拟出的、点缀着月球碎片的星空。那来自小行星带外的信号,如同一声来自亘古的叹息,穿越亿万公里的虚空,轻轻敲打在人类文明这艘刚刚修复、尚且弱不禁风的小舟船舷上。
回响已至。
是福是祸?
无人知晓。
图书馆能做的,唯有坚守堤坝,
在这片沉默而危险的星海中,
为人类文明点亮一盏……
微弱却不肯熄灭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