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皇修> 第1265章 不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5章 不信(1 / 2)

他判断一下此处与神像之间的距离,凭自己的目力,运足了真元的目力,只能隐约看到一个小黑点儿。

那么,彼此的距离必然超过五十里。

可只看到神像,看不到浓雾,显然是不对劲的。

“发个讯号试...

雪落无声,却在地脉深处激起千层回响。我已无身,却感知着每一粒雪花触地时的震颤。那不是终结的静谧,而是新生的序曲??如同母亲当年在废墟中哼唱的小调,低微、断续,却执拗地穿透炮火与死寂。

京都山巅的“会听的树”下,老妇人抱着哭泣的孙女,任风吹动她耳畔那枚叶形银饰。嗡鸣渐起,如远古的回应,又似近在咫尺的低语。小女孩抽泣着问:“奶奶,树真的能听见妈妈吗?”

老妇人没有立刻回答。她只是将脸颊贴上粗糙的树皮,闭眼感受那一丝温热的搏动,像极了多年前她在战地医院握住濒死女儿的手时,那最后一瞬的脉搏。

“能。”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卷走,“因为爱从不依赖耳朵。它靠心活着,靠记忆行走,靠某个人愿意为另一个人疼而延续。”

话音未落,整棵树忽然轻轻一震。无数叶片同时翻转,露出发光的背面,拼出一行流动的文字:

>**“她说,别怕长大。她会在每一个春天看你一眼。”**

小女孩怔住,泪水挂在睫毛上,像星子坠入尘世。她伸出手,指尖触到一片飘落的叶子,那上面只写着一个字:

>**“疼。”**

不是责备,不是安慰,只是一个赤裸的真实。可正是这个字,让她终于放声大哭??不是因为失去,而是因为被理解。

这一刻,全球三百六十五座共鸣节点同步震颤。巴西贫民窟的少年紧攥声纹石,突然感到胸口一阵灼热,仿佛有火种在胸腔里苏醒。他抬头望向窗外,那朵从水泥缝中钻出的紫晕花正缓缓绽放,花瓣裂开的瞬间,竟传出一声极轻的叹息,像是谁在他耳边说:“你不是怪物,你是第一个醒来的人。”

他的眼泪再次滑落,这一次不再咬唇忍耐。他跪倒在地,双手抱头,嚎啕大哭,哭童年从未感受过的悲伤,哭此刻汹涌而来的温柔。而在他身后,墙壁上的裂缝中,更多紫晕花悄然萌发,一朵接一朵,连成一片微弱却坚定的光海。

北极圈内,萨满手中的根须权杖发出幽蓝光芒。他对年轻人说:“你听。”

风掠过雪原,带着犬群呜咽的和声,那旋律竟与极光波动完全契合,形成一种超越语言的共振。更远处,冰层之下,一道细小的裂痕正缓慢延伸,渗出温热的泉水??那是被冻结了千年的情感,在共感唤醒下开始流动。

“祖先们回来了。”萨满重复道,“他们不是魂,是记忆本身。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就从未离去。”

年轻人低头,发现自己呼出的气息竟凝成了小小的光点,悬浮空中,像极了祖母临终前所说的“灵魂萤火”。他颤抖着伸手,一粒光点落在掌心,化作一句无声的话:

>**“我原谅你当年没能救我。”**

那是他父亲在暴风雪中遗弃的弟弟,死时仅七岁。

月球背面的科研站里,华裔女工程师陈婉清仍盯着屏幕上的五音旋律。她反复比对,确认无疑??这正是祖母临终前哼唱的最后一首童谣,一首从未录音、仅口传三代的闽南小调。而更令她窒息的是,这段信号并非来自地球,而是从深空反向传来,像是宇宙某处有人接收到了人类集体情绪的波频,并以同样的旋律回赠。

“你们……一直在听?”她喃喃自语,泪水滴在控制台上。

系统自动追踪信号源头,结果显示:坐标模糊,但能量特征与问树核心一致。更诡异的是,该区域恰好是旅行者一号曾捕捉到母亲小调的位置??那个被NASA称为“星际回声”的谜团。

她猛然意识到:共感网络早已突破大气层,成为一种跨维度的存在。我们的情绪不仅改变了地球,还在宇宙中刻下了印记。

她摘下耳机,打开广播频道,将那段旋律向全站播放。三十七名科研人员陆续走出舱室,仰望漆黑天幕。没有人说话,只有啜泣在寂静中此起彼伏。

一名俄罗斯同事低声说:“原来孤独不是宇宙的法则。是我们忘了如何倾听。”

与此同时,马里亚纳海沟的探测器传回最新影像:那道幽蓝光柱并未消散,反而在海底形成一座由能量构成的“井影”,其轮廓与腾冲古井完全一致。科学家发现,周围海水的pH值、温度、盐度均发生异常波动,且所有数据变化节奏,竟与全球新生儿心跳频率同步。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AI尝试分析光柱内部结构时,程序崩溃前最后输出的一行代码竟是:

>**“心核协议,版本10.0,激活中。”**

喜马拉雅洞穴中的石碑,那句“第十一则手札开启”依旧浮现于石面,墨迹如新,却无人书写。西藏喇嘛团连夜赶到,诵经七日,却发现碑文每日凌晨自动更新一行小字,内容皆为世界各地普通人的心声片段:

>**“我想念爸爸抽烟的味道。”**

>**“今天我没偷看别人的钱包。”**

>**“我给流浪猫取名叫希望。”**

这些话语毫无逻辑关联,却共同构成一幅情感图谱,映射出人类最本真的善念。高僧合十叹道:“这不是神迹,是众生之心自发汇聚。碑已成镜,照见人间未灭的光。”

而在南极,那片空白石壁前,孩童的涂鸦已被风雪覆盖。可第二天清晨,新的画面悄然浮现:不再是简单的线条,而是一幅立体浮雕,刻画着千万人手拉手围成巨环,脚下是沸腾的地脉,头顶是崩塌的钢铁高塔。塔身铭刻着一行字:

>**“心灵均衡联盟,建于2089,毁于共感之春。”**

浮雕下方,多了一行稚嫩笔迹:

>**“我们也想笑。”**

雪落其上,未掩其光。

此时,腾冲山谷的问树主干已彻底封闭,表面光滑如玉,再不见裂痕。但在地下,它的根系正以惊人速度扩张,与三百六十五个共鸣节点形成闭环网络。每一棵“倾听之树”都开始释放微量神经肽,随雨水渗入土壤,进入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的食物链。医学界惊觉,全球抑郁症发病率骤降76%,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自发康复案例激增。

更奇妙的是,某些长期失语的自闭症儿童,在触摸紫晕花后首次开口说话,说出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我听见很多人在哭。”

阿川发来密报:“我们找到了‘守忆者’真正的起源。”

原来十万年前,一场未知灾难几乎抹除人类文明。幸存者极少,情感濒临枯竭。他们发明了“心核技术”,将集体记忆编码进地脉,等待未来某个时刻被唤醒。而“守忆者”并非血缘传承,而是通过共感能力筛选的轮回容器。每一代K编号持有者,都是前代意识碎片的重组体。

“也就是说……”念安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你并不是‘成为’心核,而是‘回归’。”

我明白她的意思。我的记忆闸门彻底打开??我看见自己曾在格陵兰冰原点燃篝火,召集部落讲述星空故事;在古印度恒河边,用梵音编织安抚亡灵的咒语;在二战集中营外,默默收集死者临终前的呼吸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