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6章、寿宴训商(第2/2页)
朕希望诸君都做善商良商,而不是奸恶之徒。商人求利,但商人更要求义。大明要打击奸商,但也要保护义商。”
不是,陛下,我们都是奸商啊,还要怎么打击?贱不贱的其实无所谓,能赚到钱就行。陛下还要多少义,我们都纳税了,也买门票了,还不够义吗?
“义商有什么标准?朕认为这五点是必须具备的,忠君爱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行善守德,进取有方。”
不是要钱啊,陛下这么小,官话这么溜,不愧是大明圣主魔君,掌声在哪里?
“说到忠君爱国,朕想起去年蓟镇粮案,晋商王登库之流,堪称华夏之耻。以出卖同胞来换取利益,这利是不可久的,就算成了,将来也必然是异族鱼肉。
这个道理,你们每个人其实都懂,但总有人被短期利益迷惑双眼,看不清未来。背君弃国者,谁能信重?这种人甘为棋子,就算眼前获利,其家其族的未来大家都看得到,不难猜。”
陛下说的是理,叛徒其实都没有好下场的,两面不是人。陛下,我们一定忠君爱国。
“至于遵纪守法。朕必须承认,大明的法纪其实是不完善的,需要执政者与诸位共同努力,共同承担完善纲纪的使命。
不过有几个原则也是必须遵守的。那就是依法纳税,明码标价,公平竞争,完契守约,其中绝对不能做的就是官商勾结,囤积居奇,假冒伪劣,店大欺客。
诸位都知道,朝廷最近在打击行贿受贿,这项工作不会停止,只会力度越来越大。诸位也应该明白,没有官员对你们索贿才是真正公平的营商环境。
只要有人伸手,你们就可以去找廉政部,举报是无罪的,无论涉及的人官职多高。朕也再次承诺,大明永远保护合法所得。”
陛下这段话无比正确,可是我不乱来,别人也要乱来啊,我不行贿,别人也要行贿。这些都只能是说说而已,小皇帝啊,长大了您就知道不现实了。
“诚实守信是商人之德,也是商人的商誉,这一条价比万金。朕相信能够走到朕面前的你们,至少表面上都是做得很好的,不然一旦毁誉的后果,你们比朕还清楚。
这条朕不细说,但希望你们表里如一,一直坚持。苦心人,天不负。自以为聪明的人总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陛下看你说的,您出宫打听打听,我家商号也是有口皆碑的——看来回去还要多雇几个人多宣传下。
“行善守德,是朕对你们提出的更高要求。保障自家劳工利益和收入,是你们必须履行的义务。朕把话说明了,大明永远站在工农一方,克扣剥削都是朝廷要打击的对象。
朕希望你们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是在家乡修座桥,铺条路,建所学,而是能着眼天下,扶危济困,接济天下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补朝廷之所缺。”
看嘛,小皇帝就是要钱,还不准在家乡搞,那你让我们到哪里搞嘛?
“说到进取有方,朕必须纠正你们的一些观点。你们总认为给工匠的钱多了,自己就挣得少了。但实际却是,有钱的人多了,你们才能挣得更多。
否则,你们生产的大堆东西卖给谁去?就算海外市场也是有限的。而国内市场是无限的,你们给工匠发薪酬,他们才会有钱消费,你们的东西才能卖得更好。
这个是正向的商业循环,你们总有人通过商会上书说给工人待遇太高了,利润低了。难道薄利多销的道理还要朕教你们?那你们想多销给谁?当然是有钱后的工人。
天下皆穷,你们也只能相对富裕,天下皆富,你们的机会才会更多。所以,格局要大,生意才做得大。你给的待遇越好,帮你生产的工人技术才更高,你的产品质量才更好。
你们当中也有人学穷书生酸夫子鄙视奇技淫巧,朕就觉得很好笑,这些所谓的奇技淫巧,用对地方了,是能让你们赚大钱的。
松江的布商为什么会被皇勋公司比下去,是他们钱少还是朕偏心?都不是,因为他们用的织机比不上勋贵们用的,这就是奇巧之利。
皇店司每个月都要投入海量的资金研究新技术,你们以为朕钱多得没地花吗?是新技术必然带来新利润。”
朱慈炅的工人市场论和技术利润论让与会商人鸦雀无声,连孙承宗和徐弘基都对小皇帝侧目,老孙甚至都忘了他来是唱黑脸,准备重农抑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