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8章、泪鉴天阙(1 / 2)

第308章、泪鉴天阙(第1/2页)

黄立极这一年多的首辅做得那是不能说毫无压力,但也算顺心顺意,虽然案牍劳形,但皇帝不在宫中,他才是大明帝国的真正的掌舵者。

信王有名无实,瑞王有实无名,若非生死存亡的大事,张太后也不会出面。如果不是南京的小皇帝不时传来一些争议圣旨,黄立极比张居正还张居正了。

不管怎么说,黄立极觉得自己稳定了新帝继位的动荡,顶住了建奴入寇,平息了陕西民乱,还能给官员边军补上欠饷,放眼大明历史,他也是排名靠前的首辅了,内心多少有点自得骄傲的。

你说建奴入寇是小皇帝打败的,没有我黄阁老调动半个大明的粮草士兵,小皇帝拿脑袋去打啊?你说陕西民乱是孙承宗平息的,没有我黄阁老绞尽脑汁送粮入秦,孙承宗有几两肉给饥民吃?

对自己一直十二分满意的黄首辅,刚见到小皇帝就遭遇当头棒喝,他今天的一切都是小皇帝给的啊。小皇帝继位时没有顺势选择孙承宗,才给了他黄立极复出视事的机会。

小皇帝要收拾他,只需要把锦衣卫的档案扔给刘一燝,他马上身败名裂。

当然,黄立极不知道他的罪状也可以是敲打刘一燝的工具,刘一燝也不敢随便公开的。只要刘一燝有一点党争倾向,他会比黄立极还先完蛋。

朱慈炅在说笑,黄立极可不敢以为是说笑。对小皇帝绝对忠诚是他的人设,这个人设绝对不能崩,否则不知道多少臭鱼烂虾会扑到他身上,吸干他的血,吞光他的肉。

黄立极抖着肥肉,神色黯然,老泪纵横。

“陛下啊,怎么能说疏远了呢?

陛下在燕山,老臣整夜提心吊胆,无法入眠。陛下过运河,老臣也是一日三问,势要保证陛下安全。南京大疫,老臣更是几度昏厥。不论何时,老臣都把南京来的消息放在案头。

老臣对陛下一直魂牵梦萦,一片忠心,陛下怎么能跟老臣疏远了呢?不就是一万两银子吗?内库拿不出来,老臣还可以自掏腰包啊。陛下这说法,让老臣寒心啊!”

朱慈炅脸色大变,我靠,老黄你这演技,居然让朕真有点感动。连忙安抚。

“先生莫急,是朕失言了。”

“不,是老臣有错,让陛下误会了。”

黄立极用衣袖猛擦眼泪,果断开口,强行认错。

朱慈炅感觉自己论霸气比不过孙承宗,论腹黑比不过刘一燝,飙演技也不如黄立极,有点气馁,连忙示意宫女给首辅递毛巾。

李世熊在小本本上奋笔疾书:元辅见上,聊叙别意,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收拾停当,朱慈炅和颜低语。

“京中一切可好?”

黄立极拱手回话。

“赖陛下鸿福,京中稳定,唯有三事老臣需要禀告陛下。

其一是通宝银元及粮银券在北方的发行。大通宝和银元颇受朝野非议,民间亦有大钱虐民之声。粮银券也有些问题,有些加重朝廷存粮负担,更利商贾居奇,兑换此券者多为粮商。

其二是京中勋贵大家,不知何时开始隐隐有向南方转移家资的动向。此事不好干涉,但似乎和陛下停跸南京颇有关联,市井间甚至有迁都传言。

其三就是流民和皇店司。有皇店司存在,流民似乎有了出路,北方流民竟然不减反增,皇店司吸纳不了,其工场矿场外,日聚流民过千,日殁十余。”

朱慈炅嬉笑之意顿消,双手按在御案上,望着黄立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8章、泪鉴天阙(第2/2页)

“内阁有何应对?”

黄立极也一脸严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