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第一国舅> 第342章 规矩只能标儿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2章 规矩只能标儿改(1 / 2)

朱元璋有他犯愁的地方,有些事情因为一些变化需要调整。

马寻仔细斟酌了一下,眼看靠山在,估计有人可以为他说话,所以胆子大了不少。

看着朱元璋,马寻说道,“姐夫,我觉得户籍之策得改改。”

不要说朱元璋了,马秀英和朱标也错愕,都看向马寻。

朱元璋耐心问道,“哦,朕定的户籍之策不好?”

军户、农户等等,朱元璋规定了这些户籍。现在这些人是如此职业,子孙大概率也是如此。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以后会有很多军户通过科举等等成为官员,只要是正规的“民籍”,其实约束不算大。

所以马寻对有些事情不想说,但是有些是要说的。

马寻认真说道,“就说太医院,这郎中不该定死了。”

马寻隐藏的身份可不少,都知道他是大都督府右都督,中书省平章知事,可是在领着国子学之外,还有其他隐藏身份。

比如说是大宗正院的隐藏左宗正,是仅次于李贞的存在。

太医院这边更别说了,他就是隐藏的院判。

“姐夫,我知道您的意思。”马寻耐心说道,“您是觉得郎中这职业世袭、家学相传,以后医术肯定更高。”

朱元璋一家三口点头,这确实就是他的意思。

马寻继续说道,“按照您定的规矩,以后入职太医院只能选医户,甚至就是这么些个御医人家里选。”

朱元璋继续点头,他确实下令全国医户必须世代行医,太医院官员只能从医户子弟中选拔。

只不过这样就有缺点了,因为到时候容易出现利益固化,出现很多人的力量盘根错节。

弘治年间的太医院院判刘文泰是个人物,醉心于权术。最要命的是成化、弘治两位皇帝被他治死了,他全身而退。

最后还是因为得罪了文官,被贬为御医,他的儿子继续醉心医术就好。

明朝中后期的太医院就是个大坑,不只是医死了皇帝不用担责,贪污等等也很正常,不就是捞走太医院的药材,实在是小菜一碟的事情。

“姐夫,医术这东西还真不是家传即可。”马寻厚着脸皮说道,“我家算是家传医术了,只是祖上没几个比我厉害。

朱元璋点头,他一直都觉得马家耕读传家,也确实有点医术。

但是马家的医术,大概率是普通读书人家的那种,学业受挫之后自纂良方。

不过朱元璋随即说道,“这不就说明这法子管用吗!你看啊,你比祖上都厉害,还不是因为有家学兜底。”

马寻直接说道,“如果真是这样,就没进步了。只学家传的那些就能入太医院,我还学其他的做什么?”

朱元璋一家三口瞬间愣住了,他们好像明白了马寻的意思。

马寻则继续说道,“有一两个方子可以入太医院,我肯定握在手里只传子孙,他们凭此就可以入太医院,有什么好学的?”

这话虽然难听,可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啊。

有一两个方子在手,那就没必要学习、精益求精了,这就可以继续在太医院享受不错的待遇了。

再难听一点的来说,到时候没有什么被取代的风险,太医不去研究医术,整体医术水平都会下降。

朱元璋反应过来,“不至于吧,真要如此,换一批太医就是。”

朱元璋能做到这些,历史上的他怀疑有人毒死了李文忠,所以太医院的人基本上都死了。

可是这得是朱元璋来做啊,遇到了权力不在手里的皇帝,被人毒死了就毒死了,皇帝都喜欢溶于水了,还不是太医说什么就是什么!

马寻直接说道,“换一批,那还不是换汤不换药。除非是姐夫一直当皇帝,要不然就是我或者老五帮忙选太医。”

朱标连忙问道,“舅舅,老五有学医的天分?”

“比我都强。”提起老五,马寻也是心塞,“过两年我就教不了他了,怎么一门心思学医呢!”

马寻在犯愁,朱元璋这一家三口又是骄傲又是犯愁。

老五喜欢医术,还是打了不改,骂了不听,就不打算当王爷了。

所以家里人多少也死心了,让他当个喜欢医术的王爷好了。可是这孩子有天赋,甚至有成为大明第一神医的趋势,这还得了?

马秀英酝酿了半天才说道,“到底是我的儿子,学了我家的家传本事也好。”

朱元璋跳脚了,“老五是我朱家的孩子,和你家有什么关系!”

孩子表现好,那自然是朱家的基因好。孩子表现不好,那就是马家的影响了。

马寻头大,连忙说道,“咱们说的是太医院、医户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