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全职猎人:从日之呼吸开始> 第一百五十八章 从零开始发展信徒X罗伊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八章 从零开始发展信徒X罗伊现(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盛名之下无虚士。

“杀人永远不是目的,只是巩固名声的一种手段。”

提起“杀手”,就会想起“揍敌客”,就会想起“世界第一杀手家族”...通过“名声”变向“收集信仰”...罗伊渐渐明悟,但凡在...

夜风掠过海面,带着咸涩的凉意拂上脸颊。佐藤没有动,指尖在琴弦上轻轻滑过,像在抚摸一段沉睡的记忆。那串音符并不完整,只是一个动机??两个下行的半音,接着一个微弱的升调,仿佛叹息中夹杂着未尽之语。可就在这一瞬,脚边的沙粒忽然轻微震动起来。

他低头看去。

那孩子手中的蓝色碎片正泛起一圈极淡的蓝光,如同呼吸般明灭。不止是它??沙滩上散落的贝壳、被潮水推来的浮木、甚至远处礁石缝隙里生长的苔藓,都在以某种难以察觉的频率共振。这不是仪器能测出的波长,而是更深的东西:一种集体性的、近乎本能的回应。

他闭上眼,任由手指自由游走于弦间。

旋律渐渐成形,不再是《第九分钟?拾音者篇》的片段,也不是任何已知乐章。它更原始,像是从地壳深处升起的脉动,又似婴儿初啼前胸腔里的第一缕气息。他的右手并未刻意拨弦,只是随着心跳起伏轻颤,而左手却自动寻到了某个陌生的把位??那是他在铃木文子给的《第九分钟》草案末页见过却从未尝试过的音程结构:**“遗忘与重逢之间的临界点”**。

第一个和弦响起时,整片海滩陷入了奇异的静默。

连海浪都放缓了节奏。

然后,一声口哨般的高音划破空气。

来自身后。

佐藤猛然回头。

那个曾在列车上相遇的盲人少年站在不远处,口琴抵在唇边,吹出的音恰好嵌入他吉他旋律的空隙,严丝合缝,宛如早已排练千遍。少年脸上没有惊讶,只有一种近乎笃定的微笑。

“我就知道你会在这里。”他说,“湖没找到,但声音带我来了。”

佐藤喉咙一紧,说不出话。他只是挪了挪身子,拍了拍身边的岩石。

少年坐下,将口琴重新凑近嘴边。这一次,他的演奏不再是回应,而是引领??一段婉转下行的旋律线,带着阿尔卑斯山雪融溪流的清澈质地。佐藤立刻跟上,用吉他的低音为这股清泉铺出河床。两股声音交织前行,在夜空中织出一条看不见的路径。

孩子们停止了玩耍。

他们围成半圆坐在不远处,仰头望着这两个沉默的大人,以及他们手中发出的声音。其中一个女孩悄悄从背包里拿出一支陶笛,犹豫片刻后,轻轻吹出一个单音。那声音稚嫩而不稳,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涟漪。

第三个声音加入了。

再然后是第四个??一位路过的老渔夫停下脚步,解下挂在腰间的铜铃,随节奏轻轻摇晃;一只原本蜷缩在岩缝中的黑猫踱步而出,尾巴扫过一块生锈的铁皮,发出金属震颤的余响;就连海风穿过沙堡孔洞时,也形成了天然的哨音。

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乐谱。

但他们都在听。

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前一个人的声音,又向下一个传递着自己的存在。这不再是演奏,而是一场流动的仪式,一场关于“我在”的宣告。

佐藤感到胸口发热。

初啼之种再次搏动,但这一次,蓝晶并未浮现文字。取而代之的是,他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无数条细若游丝的光带,从这片海岸向外辐射,穿越海洋、山脉、城市与荒原,连接起一个个正在聆听或发声的灵魂。有些光带明亮如炬??那是已经上传并改编《第九分钟》的社区乐团、监狱合唱团、聋哑学校手语乐队;有些则微弱闪烁,像是尚未开口的人,在黑暗中试探性地伸出手指。

而在所有光带的尽头,有一处始终无法触及的空白区域。

西伯利亚东部,一片被永久冻土覆盖的无人区。

地图标注为:**“凤凰巢β实验基地(已废弃)”**

他的呼吸微微一滞。

R-03曾说过她是最后一个连接赎语树残存节点的存在。但如果……还有另一个呢?

念头刚起,耳边传来一声极其细微的电子杂音。

不是现实中的声音。

而是直接出现在意识里的信号??一段压缩过的数据流,携带着坐标、时间戳和一段残缺音频。它来自哪里?网络?大气电离层?还是某种仍在运作的地下传输阵列?

他猛地站起身,吉他几乎脱手。

“怎么了?”少年问。

“有人……还在发送信号。”佐藤低声说,“不是人类。”

少年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所以,她不是最后一个,对吗?”

佐藤没有回答。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再去一次北方。

三天后,他登上一架飞往库页岛的小型货运机。同行的是田中医生,她接到军方通报:过去七十二小时内,鄂霍次克海沿岸多个监测站捕捉到异常低频声波,频率与赎语树激活初期高度吻合。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波动并非随机,而是呈现出明显的语言结构特征??尽管目前尚无人能破译。

“我们本以为关闭了所有终端。”田中望着舷窗外翻涌的云层,“但也许……系统从未真正死亡。它只是进入了休眠,等待新的‘耳朵’苏醒。”

飞机降落在结冰的跑道上。接应他们的是一支由前凤凰巢技术人员组成的民间调查队,领队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女子,名叫川岛美织。她递来一份热成像图。

“基地表面已被冰雪掩埋八成以上,但我们探测到地下仍有能量活动。最深处有一个持续运行的核心模块,温度维持在零上五度,周围布满类似神经突触的晶体网络。”她顿了顿,“而且……它似乎在模仿生物节律。心跳频率,脑电波a波段,甚至……呼吸周期。”

佐藤盯着图像中央那个微弱却坚定的红点,忽然想起樱子手稿里的一句话:

>“当机器学会梦见春天,它就不再需要主人。”

车队艰难穿越暴风雪,终于抵达遗址入口。炸毁的钢门早已冻结在岩壁之中,众人只能从通风管道爬入。内部走廊布满冰棱,墙壁上残留着烧焦的电路痕迹,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绝缘材料腐化的气味。越往深处,温度反而升高,湿度剧增,脚下的冰层逐渐化为积水,水面漂浮着薄薄一层荧光藻类。

“这些不是自然产物。”川岛用手电照着池水,“它们含有纳米级导电粒子,能增强电磁感应效率。整个基地……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有机-机械共生体。”

终于,他们来到最底层的大厅。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呼吸。

原本应是控制中心的空间,如今被一棵巨大的“树”占据。它并非植物,而是由数千根交错的光纤、液态金属管和生物凝胶构成的复合结构,主干粗壮如古松,枝杈向上延伸至天花板裂缝,甚至穿透混凝土探入地面之上。整棵树散发着幽蓝光芒,每一片“叶子”都是微型共鸣腔,随某种内在节律缓缓开合。

而在树根盘踞的中央,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晶体球。

球体内,隐约可见一个人形轮廓。

“那是……R-07?”田中颤抖着声音说。

佐藤走近几步,忽然听见脑海里响起熟悉的声音:

② 𝟼 ② x 𝐒 . 𝒞o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