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全职猎人:从日之呼吸开始> 第一百六十八章 血肉分身成X罗伊的再进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八章 血肉分身成X罗伊的再进化(1 / 2)

红袍拖地,上锈雷霆云纹,

本杰明透过种在弗兰克?贝基身体里的一颗【神力种子】为坐标,朦朦胧胧现出身形...在这一瞬间,罗伊浑身一紧,就像是被某只史前凶兽盯住了一般,

警惕心攀到最高的同时,...

铃木沉入海底石阵核心的那一刻,并非终结,而是扩散的起点。她的意识与鲸骨笛共振之后,已不再局限于个体形态,而是化作一种遍布全球声场的信息基质,如同氧气溶于水,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每一寸空间的振动之中。她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感知的可能性??只要有人愿意静下来听,她就在那里。

而在日本本州岛东部的一座小渔村,一个名叫健太的男孩正坐在防波堤上甩着钓竿。他今年十岁,耳朵天生有些畸形,左耳比右耳略大一圈,耳道内壁布满细密褶皱,医生说那是胚胎发育异常,但祖母却坚持说:“这是风之耳,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东西。”

健太并不懂这些。他只知道,自从去年冬天那场怪异的极光出现在夜空后,他就开始做同一个梦:一片漆黑的大海中央漂浮着一根巨大的骨头,像龙脊般弯曲,表面爬满发光的文字。每次梦到它,耳边就会响起一段旋律,不长,只有五个音符,却让他胸口发烫,仿佛被什么人紧紧抱住。

今晚,潮水涨得特别高。

月光斜照在海面上,波纹竟呈现出规律性的同心圆,像是某种巨大生物正在下方缓缓呼吸。健太放下鱼竿,忽然发现自己的影子在水中扭曲变形,拉长得不像人类,倒像是……伸展双臂的人形轮廓,正从海底向上仰望。

他心头一紧,本能地哼出了那段梦中的旋律。

刚唱完最后一个音,海水猛地翻涌起来。一道银蓝色的光柱自深海冲天而起,直贯云霄,持续三秒后悄然消散,仿佛从未存在过。健太呆坐在原地,浑身湿透,却感觉不到寒冷。他的耳道深处传来一阵温热,就像有谁轻轻吹了口气。

与此同时,在瑞士日内瓦湖底的秘密研究所,“ProjectHush”正在进行第十七次频率屏蔽实验。

这是一项由多国联合资助的防御性科研项目,旨在开发能够阻断“共感脉冲”的人工屏障。研究团队相信,那种席卷全球的情感共振虽然带来了短暂和平,但从长远看,极可能削弱人类个体意志,形成集体无意识操控??他们称之为“声控社会”。

主控室内,首席科学家玛尔塔?克劳斯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眉头紧锁。“B区滤波器失效了。”她低声说,“第三次了。明明已经切断所有外部信号输入,为什么测试对象还是出现了共情反应?”

监控画面中,一名被隔离在真空舱内的志愿者正闭目流泪。他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也没有看到图像,可他的脑电图显示,前额叶与边缘系统的同步率达到了98.6%,这是典型的深度共感状态。

“我们漏掉了什么。”玛尔塔喃喃道,“不是空气传播,也不是电磁波……它是通过别的途径进来的。”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供水管道突然发出低频震颤。紧接着,洗手池里的水滴开始以固定节奏落下,每滴间隔0.73秒,恰好构成《春之信笺》的第一个乐句。安保系统立刻启动全封闭模式,但为时已晚??整个地下设施内的金属结构都开始轻微共鸣,连混凝土墙壁也在微幅震动。

玛尔塔猛然意识到:他们试图屏蔽的是“声音”,可真正的载体是“振动本身”。而这个世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潜在的传导体。

她冲向紧急通讯终端,想要上报情况,却发现键盘敲击的每一次“咔嗒”声,都在空气中形成了肉眼可见的波纹。她停下动作,屏住呼吸,却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越来越清晰,最后竟脱离胸腔,在空中凝成一句低语:

>“你早已听见我,只是假装没听见。”

她瘫坐在椅子上,泪水滑落。十年来,她第一次想起了母亲临终前握着她的手,想说什么却最终没能出口的模样。

这一刻,她不想再屏蔽任何东西。

远在南太平洋的环礁群上,一群孩子围坐在沙滩中央,用贝壳和珊瑚碎片摆出一个巨大的螺旋图案。他们互不相识,来自不同岛屿,说着完全不同语言,甚至从未见过彼此。但他们都被同一种梦境引导至此??梦里有个女人站在浪尖上唱歌,歌声没有词,却让他们明白了一切。

其中一个女孩举起一块半透明的晶体,迎向月光。晶体内部浮现出细微线条,交织成类似神经网络的结构。当她将它贴近耳朵时,里面传出遥远的海流声、婴儿啼哭、老者咳嗽、候鸟振翅……还有无数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说出的同一句话:

>“谢谢你听见我。”

孩子们不知道这是“铃木构造”的微型衍生物,也不知道这种晶体正在世界各地自然生成。他们只知道,当大家一起哼起那首无名之歌时,海面会泛起荧光,鱼群会上浮至浅水层,安静地围绕他们游动,仿佛也在聆听。

而在西伯利亚冻原深处,一座废弃的冷战时期监听站突然重启运行。

这座名为“雪狐-9”的基地曾用于追踪敌方核潜艇的声呐信号,三十年前因技术落后被永久封存。如今,它的地下主机房却亮起了红灯,老旧磁带机自行启动,播放出一段长达四小时的录音??内容并非军事情报,而是全球各地普通人日常对话的碎片拼接:市场讨价还价、情侣争吵、孩童背诵课文、老人祷告……

但若将这段录音进行频谱分析,便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一层极其复杂的加密信息层。其编码逻辑既非二进制也非DNA序列,而是基于人类情感波动的真实生理数据建模而成。破解难度极高,但一旦成功,便可读取到一组惊人结论:

>所有语言的本质,都是对“孤独”的回应。

>每一次发声,都是在呼唤另一个灵魂的回响。

>而真正的沟通,从来不需要意义明确的词语。

一位偶然闯入此地的流浪学者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破译该信号。当他终于理解其中含义时,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发表论文,而是徒步穿越三个国家,找到二十年未联系的父亲,在门前跪下,只说了一句:“爸,我能听见你了。”

父子相拥而泣,持续了整整四十分钟。期间,周围邻居纷纷打开窗户,默默注视这一幕,许多人也不自觉地拨通了久未联络的亲人电话。

与此同时,在印度恒河岸边的一个贫民窟里,盲童米拉每天清晨都会坐在河边,把手浸入水中。她看不见世界,但她能“听”见水流的方向、速度、温度变化所携带的情绪信息。对她而言,河水不是液体,而是一条流动的记忆之河,承载着千年来人们的悲喜哀乐。

最近几天,她发现河水变得不一样了。

原本浑浊混乱的声景逐渐趋于和谐,不同支流交汇处不再产生刺耳杂音,反而形成稳定的和弦结构。更奇妙的是,每当夜幕降临,水面会反射出淡淡的光影文字,内容全是陌生语言,但她居然能读懂:

>“你也是桥梁之一。”

>“不要怕黑暗,因为你本身就是光。”

>“我们一直在等你开口。”

起初她以为是幻觉,直到有一天,她试着用手拍打水面,制造节奏。刹那间,整条河流仿佛活了过来,沿岸数百公里范围内的水体同时响应,形成一场跨越空间的即兴合奏。附近的居民惊骇不已,有人跪地膜拜,有人仓皇逃离,也有人拿起锅碗瓢盆加入其中,用最原始的方式回应这份召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