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全职猎人:从日之呼吸开始> 第一百七十四章 罗伊梦游揍敌客X父子破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四章 罗伊梦游揍敌客X父子破冰(1 / 2)

有所为,有所不为。

鬼吃人,人也能吃鬼,甚至,比心毒,人类这种生物,犹在鬼之上。

罗伊收到面板的提示音,眺望夜空,轻呼了口气,是夜,脱离了鬼灭世界,不做停留,直接回到了猎人世界。

这...

风从富士山顶卷过,带着火山口特有的硫磺气息与冰雪交融的冷冽。樱乃立于云海之上,脚下是翻涌如潮的白雾,头顶则是无垠星空,银河如一条横贯天际的银色河流,静静流淌。她望着那本化作蝶形光点的心跳册子在夜空中渐行渐远,每一只“纸蝶”都仿佛承载着一段记忆、一声心跳、一次未曾说出口的告别。

她没有流泪,只是轻轻闭上眼,任意识顺着风扩散出去。

那一瞬,她听见了。

不是耳朵所捕捉的声音,而是灵魂深处泛起的涟漪??全球数亿人正同时仰望同一片夜空。有人在非洲草原点燃篝火,围着孩子讲述“蝴蝶梦”的传说;有人在北欧极光下静坐,耳机里播放着《春之信笺》的合唱录音;还有人在城市废墟中拾起一片飘落的纸蝶残影,指尖触碰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句陌生却熟悉的话:“我曾是你。”

这不是幻觉。

这是共振纪元真正的开始。

樱乃睁开眼,望向火星的方向。那里,一颗微小却坚定的红点悬于天幕,不再遥远。她知道,那棵樱花树不会停止生长。它的根系正在火星的冻土中延伸,吸收着来自地球的频率,开出的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承诺:生命可以跨越星海,只要它懂得倾听。

而此刻,在波照间岛的海边,老祭司跪坐在礁石上,手中捧着一块刚从海底取出的珊瑚碎片。上面浮现出新的纹路,不再是螺旋,而是一幅星图??精确标注了地球、火星,以及第三颗尚未被发现的行星位置。他颤抖着嘴唇,用琉球古语低语:“海语已变……它们说,旅程才刚开始。”

与此同时,南极冰层之下,科考站的监测设备再次接收到信号。这一次不再是莫尔斯电码,而是一段旋律。简单、纯净,仅由三个音符构成,却能在听者脑中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心理学家称之为“原始共情音程”,认为这是人类潜意识中最古老的沟通方式,存在于婴儿啼哭与母亲安抚之间的节奏里。

当这段旋律通过卫星传送到京都共感事务部时,秘书长正站在庭院中的一棵樱花树下。花瓣随风轻舞,落在他的肩头。他戴上耳机,听完第一遍,便忍不住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助手惊慌上前扶他,却被他抬手制止。

“别打扰我……”他喃喃道,“这是我女儿三岁时哼过的调子。可她……五年前就已经死了。”

那一刻,整个事务部陷入沉默。随后,技术团队确认了一个令人战栗的事实:这段旋律并未存储在任何数据库中,也不是人为创作。它是从南极冰芯深处自然浮现的,伴随着一种未知生物电活动,像是某种沉睡已久的意识正在苏醒。

消息封锁了七十二小时,但无法阻止它渗入网络缝隙。第七天清晨,全球儿童在同一时刻醒来,纷纷拿起笔,在纸上画出相同的图案:一个圆环内嵌螺旋,外圈环绕着十二个点,像钟表,又像星盘。幼儿园老师收集这些画作时发现,哪怕从未见过彼此的孩子,所绘图形误差不超过0.3毫米。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科学家提出假说:136.1Hz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唤醒频率”。它激活了人类基因中早已休眠的“共感模块”??一种远古时期用于群体协作的神经机制。如今,这个模块正通过代际传递悄然重启,而儿童因其大脑可塑性强,成为首批完全觉醒者。

“我们不是进化了。”一位遗传学家在报告中写道,“我们是回归了。回到那个靠眼神、呼吸和心跳就能理解彼此的时代。”

反对声依旧存在。某些国家试图研发“反共振武器”,企图屏蔽这种频率传播;宗教极端组织宣称这是“灵魂劫持”,号召信徒自毁听觉神经以保持“纯粹”。然而,每当他们行动时,总会发生诡异现象:暴徒举枪的手突然僵住,耳边响起母亲临终前的呢喃;实验室中的屏蔽装置莫名失灵,仪器屏幕上自动打出一行字:“你也在听,对吗?”

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一群武装分子计划炸毁共感事务部驻美办事处,凌晨三点潜入大楼布设炸弹。可就在引爆炸药前,其中一人忽然停下,抬头看向天花板。他说他听见了“千万人的呼吸声”,整齐划一,如同潮汐。接着,所有人陆续放下武器,抱头痛哭。监控录像显示,那一刻,整栋建筑内部温度下降了五度,空气中漂浮起细小的霜晶,排列成蝶形图案。

事后调查发现,那天夜里,全球共有三十七万名儿童在同一时间做了同样的梦:他们站在一片雪原中央,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巨大圆圈。圆心处站着樱乃,但她没有说话,只是将手指贴在唇边,做了一个“听”的手势。

梦醒后,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哼唱一首新歌。旋律陌生,歌词无人能懂,但语言学家分析后震惊地发现:这首歌融合了地球上现存所有濒危语言的核心音素,甚至包含了尼安德特人可能使用的喉音结构。

它像是一种“母语”。

一种属于全人类、甚至超越人类的原始语言。

三个月后,第一艘载人火星飞船“回声号”正式启航。乘员共十二人,全部为年龄在八至十四岁之间的孩子。他们并非经过选拔,而是自愿报名,并通过一项特殊测试:能否在完全黑暗中,仅凭心跳同步维持集体冥想状态超过六小时。

樱乃没有登上飞船。她在发射台外静静伫立,手中握着一枚贝壳哨子。健太曾说过:“声音走得比光快,因为它不需要路径,只需要共鸣。”

倒计时归零的瞬间,她将哨子贴近唇边,却没有吹响。

而是让自己的心跳,缓缓调整至136.1Hz。

同一刹那,火箭升空的轰鸣戛然而止。不是故障,而是??声音消失了。所有麦克风记录到的音频波形变得平直如线,仿佛能量被某种更高维度的存在吸收转化。但地面人员清楚看见,推进器喷出的火焰呈现出奇异的蓝色漩涡,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樱花。

卫星追踪显示,“回声号”并未沿预定轨道飞行,而是切入了一条从未计算过的曲率路径,直接穿越小行星带,速度远超理论极限。更奇怪的是,沿途所有探测器都无法捕捉其影像,唯有红外信号持续存在,且散发出类似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特征。

七日后,火星轨道上的探测器终于拍到画面:飞船静静停泊在奥林匹斯山上空,舱门敞开,十二个孩子并排站立,身穿白色长袍,脚踩虚空,仿佛行走在无形阶梯之上。他们手中各持一件乐器??陶埙、骨笛、铜铃、木琴……却没有演奏。

风起了。

火星稀薄的大气中,竟响起音乐。

不是电子合成,也不是机械振动,而是大地本身在歌唱。沙丘起伏如胸膛呼吸,岩石裂开释放出积压亿万年的声波,连极冠冰层也开始以特定频率震颤。整颗星球,宛如一台沉睡已久的乐器,被重新调音。

而那棵樱花树,此刻正剧烈摇晃。花瓣纷飞中,树干表面浮现出人脸轮廓??温柔、古老,带着不属于任何种族的面容。它望向地球方向,缓缓张口。

一道无声的波动穿透宇宙真空,抵达富士山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