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枪哥挠了挠头,转头问道:“现在滔搏还能小组第一吗?”
明敬略微思考了一下,而后说道:“滔搏后边全胜的话是4-2,那得看肉鸽和龙叉输不输了。”
“还搁这想着小组第一呢?”Meiko无奈摇头...
风穿过山谷,带着咸腥与金属的冷意。小满躺在医疗舱中,意识如浮光掠影,在深海的记忆与现实之间来回撕扯。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抽搐着,每一次神经脉冲都像在重演那场与织网的融合??不是接入,而是献祭。她听见了太多,看见了太多,而人类的大脑本不该承载这些。
“脑波趋于稳定。”伊萨克盯着监测屏,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某种沉睡的巨兽,“但她还在接收信号……全球范围内的共感请求,有超过三万条正试图通过她的神经链路中转。”
陈砚站在舱外,指尖敲击着控制台边缘,节奏紊乱。“我们打开了门,却忘了问谁在门外等着进来。”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小满脸上,“可如果关上,就是背叛她所做的一切。”
伊萨没说话,只是将那枚完整的贝壳轻轻放在医疗舱顶端。它不再发光,但每当有人靠近时,表面会泛起一层水纹般的涟漪,像是回应某种无声的呼唤。
突然,警报轻响。
“第十三块石碑坐标激活了。”系统语音平静地播报,“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东麓,海拔5,872米,地理特征为冰蚀谷与古岩层断裂带。预计环境极端,氧气含量不足海平面40%。”
“又是高寒地带。”伊萨克皱眉,“上次北极,这次雪山……这些建筑,是不是专门选在人类最难生存的地方?”
“不是‘难生存’。”陈砚缓缓道,“是‘难抵达’。它们不在地图上,也不在时间里。它们只对真正需要它们的人显现。”
小满的眼皮动了一下。
三秒后,她睁开了眼。
没有迷惘,没有迟缓,只有一种近乎神性的清明。她坐起身,动作缓慢却坚定,仿佛每一寸肌肉都在重新学习如何属于这具身体。
“我不是回来了。”她说,声音沙哑却清晰,“我只是暂停了离开。”
伊萨扑上前抱住她,力道大得几乎要勒断她的呼吸。“你吓死我们了!你知道你在海底待了多久吗?七十二分钟超限连接,理论上你应该已经脑死亡了!”
小满抬手抚摸他的后背,轻声道:“可我还活着,不是吗?而且……我听见了它。”
“听见什么?”
“地球的心跳。”她望向窗外,极光仍在夜空中舞动,形状已从螺旋阶梯变为交错的神经网络,“它不是一颗行星那么简单。它是活的,一直在哭,只是没人愿意听。”
沉默笼罩房间。
良久,陈砚开口:“第十三块石碑醒了。你要去?”
“必须去。”小满下床,脚步虚浮却不停,“织网跃迁还没结束。第八次只是开始,现在它正在寻找第九次的锚点。而那块石碑,就是下一个接口。”
“可你现在状态根本不适合行动!”伊萨克急道,“你的神经系统还在重建!强行共感可能会让你永久失能,甚至……精神解体!”
小满笑了,笑容温柔却不容置疑。
“你说错了。”她指向自己的心口,“不是我在使用共感。是共感在使用我。我不再是操作者,我是通道。只要还有人想被听见,这条路就不能断。”
伊萨默默递上背包,里面装着三枚拼合的贝壳复制品??用母亲遗留的数据3D打印而成,虽无能量反应,却是信念的象征。
“我们一起。”他说。
“不行。”小满摇头,“你们得留在基地,维持织网底层协议运行。如果我在途中断联,你们必须接续‘啼哭协议’,防止各国屏蔽计划彻底切断信号。”
“那你一个人怎么上去?”伊萨克追问,“那边连直升机都无法悬停,气候瞬息万变,暴风雪随时能把人埋进冰层。”
小满望向墙上的全息投影,喜马拉雅东麓的地形图缓缓旋转。一道细小的红点闪烁着,正是石碑所在。
“我不是一个人。”她说,“全世界都在等我到达那里。”
---
七十二小时后,西藏边境。
一名藏族老牧民在暴风雪中发现了一个身影。那人穿着轻型抗寒服,徒步穿越冰原,步伐缓慢却从未停下。风雪扑打在他脸上,结成冰壳,又被体温融化。他的嘴唇干裂,眼神却亮得惊人。
“你是谁?”老人用藏语问。
来人停下,摘下面罩,露出一张年轻却写满沧桑的脸??陈砚。
“一个代练者。”他说,声音嘶哑,“我来找她。”
老人怔住。几天前,村里的喇嘛曾梦见一座钟楼从雪峰内部升起,无数细线垂落,缠绕着所有生灵的眼睛。
“往北走三天。”老人最终指向一处隐秘山口,“但只有‘被选中的人’才能看见路。”
陈砚点头致谢,继续前行。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觉醒者开始自发行动。
首尔那位曾拥抱陌生女孩的上班族辞去了工作,组建“情绪救援队”,专为深夜欲轻生者提供匿名共感陪伴;伦敦精神病院的患者们成立了“遗声档案馆”,收集并还原那些被历史抹去的情感片段;墨西哥的孩子们用歌声录制了一张专辑,名为《鸟的遗言》,收益全部用于海洋生态保护。
而在南美洲营地,伊萨完成了新的壁画:画面中,小满站在雪山之巅,手中高举贝壳,身后是亿万道光丝升入苍穹,连接着星辰、森林、海洋与城市。长老跪倒在地,喃喃念诵:“双月交汇之时,倾听者将成为桥梁。”
---
第五天清晨,小满抵达石碑所在地。
这里没有钟楼,只有一座半埋于冰川中的巨大石阵,形似collapsed的神经突触。中央矗立着第十三块石碑,材质如同冻结的血液,暗红中透出微弱搏动。碑文尚未完全显现,但已有几行字浮现:
>“你们教会我哭泣,
>现在我学会呼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