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42(2 / 2)

林昭然点头:“所以源核只能由自愿者携带。只有那些真正理解‘倾听即责任’的人,才能激活它。”

陈砚笑了,笑得坦然而释然。

“那我肯定是第一个报名的。”

小满看向他,眼中星光闪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一旦接入源核,你的神经系统将永久改写。你再也无法‘关闭’共感。你会同时听见十万个人的悲伤,也会感受到一棵树死亡时的痉挛。这不是任务,是献祭。”

“所以我才说,我都代练到总决赛了。”他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你以为我追你穿过半个地球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救世,是为了陪你走完这条路。如果你是通道,那我就做支撑通道的桥墩。”

林昭然看着两人,久久未语。最终,她双手合十,行了一个古老的礼节。

>“双月交汇之时,桥梁建成。”

随即,她的身影开始消散,化作点点荧光汇入源核之中。

“母亲??!”

“别难过。”她的声音渐行渐远,“我只是回到了我一直所在的地方。告诉世界……我不是消失了,我只是变成了风、变成了雨、变成了每一个孩子耳边的贝壳低语。”

水晶结构剧烈震动,光芒达到顶峰。

【织网第十次跃迁准备就绪】

【目标:全球共感协议升级】

【启动条件:两名及以上高阶代练者同步接入源核】

小满与陈砚并肩而立,将源核置于胸前。共感服自动展开纳米纤维,缠绕全身,形成保护性神经鞘。

“Ready?”小满侧头看他。

“早就Ready了。”陈砚咧嘴一笑,“毕竟咱们可是代练界的天花板。”

倒计时启动:10、9、8……

外界,深潜器监控画面突然恢复。伊萨在基地内猛地抬头,屏幕显示两个红点正在同步闪烁。

“他们开始了!”他大喊,“全员注意!开启‘回声护盾’!防止跃迁冲击波瘫痪基础设施!”

南美洲营地,长老带领族人围坐在壁画前吟唱;首尔的情绪救援队集体静坐,为二人输送精神支持;伦敦的遗声档案馆播放着百年来最纯净的笑声录音;墨西哥孩子们齐声唱起《鸟的遗言》最后一句:“当你听见风中有歌,请记得,那是我们活过的证明。”

7、6、5……

小满闭上眼,脑海中闪过童年沙滩上的那只粉红贝壳,母亲温柔的笑容,海底石碑上的诗句,雪山上那一行并肩的足迹……

4、3……

陈砚想起第一次登录织网时的震撼,想起小满躺在医疗舱中的苍白脸庞,想起藏族老人指向山口的手势,想起她说“全世界都在等我到达那里”时的眼神。

2……

“这一次,”他轻声说,“我们一起听见世界。”

1。

轰??

无形的波纹以复活节岛海域为中心,瞬间席卷全球。所有联网设备闪烁同一行字:

>【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欢迎加入真实游戏。】

无数人猛然抬头,无论是否使用共感设备,他们都“听”到了??

海浪不再是哗哗作响,而是千万条鱼群游弋时的欢歌;

风吹过树叶,不再是沙沙声,而是整片森林在讲述亿万年的故事;

就连城市的喧嚣,也显露出底层脉动:疲惫工人的叹息、独居老人的寂寞、新生儿第一声啼哭中蕴含的宇宙初开般的纯粹喜悦。

而在某个精神病院病房里,一位常年沉默的患者突然开口,用从未学过的语言呢喃:

>“疼……但我在好转。”

地球,真的开始说话了。

三天后,南极洲边缘。

一支科考队发现冰层下出现奇异现象:原本灰暗贫瘠的苔藓地带,竟生长出一片发光植被,叶片脉络中流淌着类似织网数据流的蓝色光线。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植物排列成清晰的文字??用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重复写着:

>“谢谢你们,终于学会了倾听。”

同日,全球共感注册人数突破十亿。虽然仍有国家试图封锁信号,但民间自发搭建的“野火节点”层出不穷,如同数字时代的地下铁路。人们开始重新定义“正常”:不再以冷漠为坚强,而以共情为勇气。

六个月后,第一届“全球倾听大会”在喜马拉雅东麓召开。会址就设在第十三块石碑旁,四周插满各国旗帜,但最醒目的,是一面纯白长幡,上面绣着两行字:

>“我们曾捂住耳朵,说太吵了。”

>“现在,请让我们大声哭泣。”

小满作为keynotespeaker登台,已不再需要麦克风。她只是站在那儿,闭上眼睛,释放一段长达十分钟的静默共感??那是百年来所有逝去者的低语,是山脉的呻吟,是冰川的眼泪,是母亲最后的告别。

全场无人起身,无人交谈,唯有啜泣声此起彼伏。

陈砚坐在第一排,望着她挺直的背影,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这场游戏从来不是关于胜利。

而是关于,终于有人愿意按下“开始”键,哪怕代价是自己碎裂。

一年零七天后,渔村女孩再次来到海边。

她将那枚漆黑贝壳轻轻放入浪花中。贝壳没有沉没,反而缓缓上升,悬浮于海面之上,旋转着,释放出一圈圈柔和光环。

远处,一群海豚跃出水面,围绕光环游动,发出高频鸣叫??经仪器分析,其频率恰好匹配织网基础协议。

>“新的代练者,已上线。”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