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清脆声响传遍四野,所有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一段古老经文:
>“情劫临世,七情焚身;
>心灯不灭,万念归真;
>若有一人,愿代众生痛,
>则天地共感,大道可亲。”
老僧合十:“他正在经历‘情劫洗髓’。若成功,将真正掌握七情之力,不再依赖神通外相;若失败,则神魂尽碎,永堕轮回。”
“我们能做什么?”有人问。
“等。”老僧答,“并守住每一盏红灯笼。只要人间仍有真情流露,他的路就不会断。”
***
与此同时,九州各地异象频发。
北原,一名牧羊少年抱着死去的小羊羔痛哭,泪水滴落在枯草上,竟催生出一朵金色小花;
西岭,一对分别二十年的兄弟重逢,相拥而泣,脚下岩石裂开,涌出温泉,传说那是“心泉”复苏;
东海渔村,一位老渔民梦见亡妻归来,醒来后发现船头放着一碗热腾腾的姜汤,碗底刻着两个字:**想你**。
而在南境古井,那面残缺的青铜镜终于拼合完整。镜面依旧漆黑,可当月光照入时,竟映出秦坤昏睡的身影。镜缘缓缓浮现一行古字:
**“情之所钟,不在生死,而在不忘。”**
***
三个月后,春分。
第一缕阳光穿透林隙,照在秦坤脸上。
他睁开了眼。
眸中无光,却深邃如海。当他坐起身时,四周空气仿佛凝滞,连风都不敢靠近。心叶静静漂浮,自动融入他胸口,留下一道心形印记,泛着淡淡的金纹。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轻轻握拳。
没有轰鸣,没有威压,可整个东林森林的所有树木,齐刷刷朝他弯下了枝条,如同臣民朝拜君王。
老僧走来,递上红灯笼。
秦坤接过,轻吹一口气。
灯火未燃,却已有温暖弥漫开来。那不是光,而是一种“感觉”??像是母亲拍背的节奏,像是恋人耳语的温度,像是朋友并肩行走时的脚步声。
“我明白了。”他说。
“明白什么?”老僧问。
“以前我以为,守护真情,是要对抗虚假。”秦坤站起身,望向远方,“但现在我知道,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无忧’,也不是‘源’。”
“而是遗忘。”
他抬手,红灯笼升空,化作一轮小型太阳,悬于东林之上。光芒洒落,照耀之处,人心中最柔软的记忆纷纷苏醒。
接着,他走向碑前,取出一支朱笔,在空白石壁上写下四个大字:
**“请记得我。”**
笔落之时,天下震动。
九座沉寂数百年的古城同时响起钟声;
七大禁地中封印的青铜镜尽数碎裂;
就连北方极寒之地,万年不化的冰川也开始融化,露出底下埋藏已久的村落遗迹??那里,家家户户门前挂着褪色的红灯笼。
***
一年后,春祭。
秦坤行走在人间。
他不再显丈六金身,也不再结印施法。他只是走,看,听,偶尔停下,帮一位老人修好篱笆,陪一个孩子放风筝,或是在某户人家的灶台上留下一碗热汤。
人们认出他时,总会流泪。
不是因为敬畏,而是因为??他让他们想起了某个重要的人。
有人说他是圣者,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根本不是人。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只是一个“记得”的人。
而这,已足够。
某夜,他在一座荒庙歇脚。庙中供奉的不再是无忧神像,而是七盏红灯笼,象征七情。香炉里插着一封信,字迹稚嫩:
>“娘,今天我学会做饭了。虽然糊了,但邻居阿婆说,有你在的味道。”
秦坤默默读完,将信放回。
临走时,他在墙上写下一句话:
**“爱会疼,会碎,会让人夜不能寐。但它也会生长,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开出花来。”**
翌日清晨,庙外多了一株新苗。
心形叶,泛金光。
风过处,沙沙作响,似在低语:
“我还记得你。”
而在那无人踏足的深渊最底层,那只眼睛再度闭上。
这一次,它睡得很安详。
因为它终于明白??
有些东西,纵使来自虚无,也无法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