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第167章丝路驼铃与沧海明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7章丝路驼铃与沧海明灯(1 / 2)

第167章丝路驼铃与沧海明灯(第1/2页)

---

官仓案的风波如同去年冬季那场大雪,在春日暖阳下彻底消融,留下的是一片更加清朗的政治天空和空前凝聚的民心。毛草灵肩胛上的箭伤渐渐愈合,只留下一道浅粉色的疤痕,如同刻在她与赫连决关系上一枚特殊的印记,见证着生死相托的信任与依赖。

朝堂之上,再无人敢对皇后参政有丝毫微词。她的每一道懿旨,都与皇帝的诏书一样,被各级官府不折不扣地执行。凤仪阁俨然已成为帝国决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极,与御书房并立,共同驱动着乞儿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

这一日,凤仪阁内,毛草灵正与户部、工部官员审议一份特别的计划书——《关于设立“皇家海事学院“及筹建远洋船队的初步构想》。

“……大海之外,并非只有波涛险阻,更有无数未知的陆地、丰富的物产和广阔的商机。“毛草灵指着墙上那幅根据现有知识拼凑、仍留有大片空白的世界地图,声音清越而充满说服力,“陆上丝绸之路固然重要,但受制于沿途各国,风险颇多。若我们能开辟海上通道,直通南洋、天竺,乃至更遥远的西方,不仅可获香料、珠宝、异兽等珍奇,更能将我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直接运抵,其利倍增!“

工部尚书捻着胡须,面露难色:“娘娘高瞻远瞩,臣等佩服。只是……这航海之术,非比寻常。巨舰如何建造?如何抵御风浪?如何在茫茫大海上辨别方向?这些都是难题。且投入巨大,万一……“

“没有万一,只有必然。“毛草灵打断他,语气坚定,“任何开拓都伴随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舰船设计,可广募天下能工巧匠,借鉴沿海渔民的经验,逐步改良;航海技术,可先组织熟悉近海航行的船工,探索积累;至于方向,除了观星,本宫听闻南方有利用磁石指向之法,可派人寻访学习。“

她看向户部尚书:“初期投入,可从内帑和海关税收中划拨专项,本宫亦会说服陛下支持。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旦成功,我乞儿国将不再仅仅是路上强国,更将成为海上霸主!“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魄力与远见,让在场的官员们心潮澎湃,又深感压力。最终,在毛草灵的坚持和详细规划下,《筹建海事学院与远洋船队五年计划》得以通过,首批资金和人员迅速到位。一座面向大海、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事业,在乞儿国的东南沿海悄然启动。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项影响深远的文化工程也在毛草灵的推动下拉开序幕。

位于都城东南角的“博文馆“经过数年扩建和整理,已初具规模。这里不仅收藏了乞儿国历代典籍,还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商队、使节)搜集了来自西域、天竺乃至波斯的许多文献。毛草灵意识到,知识是无价的财富,封闭则衰,交流则盛。

她上奏赫连决,请求设立“崇文阁“,隶属于凤仪阁,专门负责整理、翻译、研究这些来自不同文明的典籍,并选派聪慧的年轻学子入阁学习。“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天竺的数学、波斯的医学,还是西域的工艺,其中必有可供我朝借鉴之处。“

赫连决对此深表赞同。他深知,一个强大的帝国,不仅需要强盛的武力、繁荣的经济,更需要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当即准奏,并拨付专款,任命了几位德高望重、思想开明的大儒和精通番语的学者主持崇文阁事务。

毛草灵更是亲自为崇文阁拟定了“兼容并蓄,格物致知“的宗旨。她甚至凭借模糊的现代记忆,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分类编目法“和“检索纲要“的概念,试图让浩如烟海的典籍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她还鼓励阁中学者,不仅要翻译,更要著书立说,将外来知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学问。

一时间,博文馆内灯火常明,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学者们济济一堂,辩论声、书写声、翻页声不绝于耳。一种开放、求知、融合的文化气息,开始在乞儿国的都城弥漫开来。

就在毛草灵忙于擘画海上蓝图与推动文化融合之际,赫连决则专注于巩固陆上霸权,尤其是对西部广袤疆域的控制。

这日大朝会,兵部呈报,西域都护府来信,称丝路南道上的楼兰、精绝等几个小国,近来与西突厥别部往来密切,态度暧昧,对过往商旅课以重税,甚至时有劫掠,严重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

“陛下,西突厥虽名义上臣服,但其别部向来阳奉阴违。如今见我国力日盛,北疆阿史那刹利又暂时蛰伏,恐其心生忌惮,故唆使这些小国挑衅,试探我朝底线。“兵部尚书分析道。

赫连决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毛草灵身上:“皇后对此有何看法?“

毛草灵沉吟片刻,出列奏道:“陛下,西域乃我朝西陲屏障,丝路更是经济命脉所在,不容有失。然则,用兵之道,伐交为上。臣妾以为,可派一能言善辩、熟悉西域事务的重臣为使,携陛下恩威,前往抚慰。对依旧忠于我朝之国,如高昌、龟兹等,可加大赏赐,稳固同盟;对态度摇摆之国,陈明利害,使其知晓背弃我朝、依附突厥之后果;对冥顽不灵、屡教不改者……“

她顿了顿,声音转冷:“则需施以雷霆手段,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同时,可命西域都护府整军备战,以为使者后盾。此所谓,先礼后兵,恩威并施。“

“好一个先礼后兵,恩威并施!“赫连决赞道,“皇后之策,正合朕意!诸位爱卿,谁愿为朕分忧,出使西域?“

朝堂之上一时寂静。出使西域,路途遥远,环境艰苦,且局势复杂,风险极大。

片刻后,一位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的官员出列,躬身道:“陛下,娘娘,臣,鸿胪寺少卿裴文渊,愿往!“

裴文渊,出身河东裴氏,虽非显赫支系,但学识渊博,精通多族语言,曾多次参与接待番邦使臣,对西域风土人情颇有了解,且为人刚正,胆识过人。

赫连决与毛草灵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认可。

“裴爱卿忠心可嘉!朕便任命你为安抚西域钦差大使,持节前往!赐你尚方宝剑,准你临机专断之权!“赫连决肃然道。

“臣,领旨!定不辱使命!“裴文渊慨然应诺。

退朝后,毛草灵特意在凤仪阁召见了裴文渊。

“裴大人,此去西域,任重道远。“毛草灵屏退左右,郑重说道,“丝路安危,西部稳定,系于大人一身。除却宣示陛下天威,抚慰诸国,本宫另有一事相托。“

“娘娘请吩咐。“

毛草灵取出一份清单:“请大人留意搜集沿途各国的物种、书籍、工艺技术,尤其是农作物种子、医药方剂、奇特工具等。凡有所获,无论巨细,皆详细记录,妥善带回。此于国于民,或有大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7章丝路驼铃与沧海明灯(第2/2页)

裴文渊微微一愣,随即了然,心中对皇后的远见卓识更为敬佩:“臣明白了。定当留心搜集,不负娘娘所托。“

“此外,“毛草灵压低声音,“西突厥别部动向,需密切留意。若能探知其内部虚实、各部关系,乃至与阿史那刹利本部之龃龉,则功莫大焉。“

“臣谨记于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