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商末三国志> 第357章 称不称帝是个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7章 称不称帝是个问题(1 / 2)

“首领,众位同僚。早在九年前,就是按大唐国历法计的唐国五年,我第一次了解了《大唐国人权宣言》之后,我的内心是极度震撼的。虽然初听《宣言》里的内容,有些地方还不甚理解。但仅仅是我理解的那些条款,就让我常常沉思到深夜。”

“后来的几年里,我一直在关注着大唐国,也试着深入地去了解大唐国。渐渐地我发现大唐国的各种行事风格、规章制度以及律法等,与周国、商国,与此前已经运行百年、千年的、在各诸侯国和方国之间早已经习以为常的惯例都是大有不同。坦白地说,有些思想是我本人以及姜尚太师极度推崇的、大唐国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还有一些是我当时无法理解,但等我与姜尚太师、奭弟探讨一番搞明白之后,也颇为赞同的。总的来说,经过近十年的了解,此前知晓的大唐国,让我本人觉得抵触的地方少之又少。”

“今岁自周国发生地动始,直至商国之地大河泛滥、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最终到大唐国军队完全掌控原来的商王王畿之地和麾下众诸侯国和方国的这半年时间里,我是亲身经历者和参与者,亦是与大唐国的众多同僚一实践了我姬旦年轻时心中的报复……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此时此刻,我姬旦对大唐国首领姜林以及大唐国所行之事是万般的推崇和敬佩。”

“各位同僚,我听说古有三皇燧人氏,教会了人们钻木取火,终结了我们茹毛饮血的日子;伏羲氏,定下婚姻制度,教人们学会了渔、猎;神农氏,尝百草、兴农业,让人们学会了农耕,让我们可以从田里得到养育我们的粮食。又有五帝先后统一了各个部落,创文字、音律;制定历法,规范祭祀仪式,强化集权;推动农业与天文的发展;到最后更是创造出了以德治国的典范。种种的这些传说都传颂着古时的三皇、五帝无不是创造了丰功伟绩的人物。”

“大唐国自十五年前被商国先王受封为方国,册封当年的黑石村落首领姜林为唐方首领之后,在姜林的带领下,历经十五年,现在将古尧都之地、安邑城、故周国之地,故商国之地这些华族人生存、繁衍了几千年的地方终于统一。又将与华族人毗邻的鬼方人也纳入到大唐国治下,打破异族之界限,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

“各位同僚们,大唐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天下最大、最强盛的诸侯国,‘首领’这一称谓早就已经无法匹配大唐国魁首的身份,亦无法彰显我泱泱大国之威严。而大唐国之上,又无宗主国再继续加封大唐国魁首。我和政务院黑世工院长、王洪、达利温副院长,总参谋部杨戬、王郊、姬奭三位总长,防务部唐涂防长、刘良总政委等一众人私下里交流和沟通。又向惧留孙老丈、大唐国太公姜尚和申台长请教后,我等众人均觉得不仅仅是‘首领’这一称谓无法匹配大唐国魁首的身份,便是连伯、候、公、王这样的称谓亦是无法匹配大唐国魁首的身份,应当为大唐国魁首上一个能彰显我大唐国前所未有的实力的称谓。大唐国首领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我等请为大唐国魁首上‘皇帝’称号。”姬旦一番长篇大论之后,朝姜林郑重地拱手行了一礼。

“我等请为大唐国魁首上‘皇帝’称号。”姬旦话音未落地,主席台上坐在姜林两侧的几人起身面朝姜林拱手行礼,齐齐唱道。

“我等请为大唐国魁首上‘皇帝’称号。”会议厅里,众人纷纷起立,朝姜林行礼道。

“我……”姜林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不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