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170章 专区(求五星好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专区(求五星好评)(2 / 2)

“同志们!”罗重文环视全场,声音拔高,“今天会议提要,华北局决议将这五县一镇的战略要地,昌平县、南口县级镇、延庆县、沙河县、宛平县、顺义县整合为昌平专区,不是简单的区划调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0章专区(求五星好评)(第2/2页)

这是构筑首都西北战略屏障、打通能源交通命脉、保障京畿粮食物资安全的必然要求!

是开国后,我们河北省委、华北局,落实上级精神,强化首都外围建设的关键一步!”

会场气氛凝重,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庞大的战略构想。

设立专区,意味着新的地委、专署机构,意味着权力的集中和资源的倾斜。

话音未落,下面便已经讨论不断!

而罗重文示意秘书分发一份文件,表情严肃:“根据战略需要和干部考察,华北局与省委研究,提议成立昌平地委及昌平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地委第一书记人选草案如下:陈朝阳同志(现任昌平县委第一书记,昌平军管委会第一书记)。”

文件一出,会场瞬间响起一阵压低了的议论声。

陈朝阳本人坐在昌平县代表的席位上,身体明显一僵,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愕然。

他本以为这次会议只是传达精神、布置任务,最多谈谈昌平县的下一步工作,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被提名为一个全新、且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专区的第一书记!

短暂的沉默后,争论的焦点迅速集中:

一位来自冀中老根据地的地委书记,王明阳率先开口,语气沉稳但带着审视:“罗书记,各位同志。陈朝阳同志是副师级干部转业,革命资历、政治立场都没得说,绝对过硬!

在昌平这一年,搞生产、搞支前、搞那个‘大蒜素’,成绩大家也有目共睹。”

他话锋一转,“但是!管理一个县,和统领一个横跨山区、平原、工业、交通、边防,下辖五县一镇的专区,这完全是两个量级!

昌平专区是首都的西北大门,责任重于泰山!陈朝阳同志地方工作的经验,满打满算也就十个月。

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一个地方工作‘新兵’,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了些?稳妥起见,是否考虑派一位更有全面主持地方工作经验的同志?”

接着一位刚完成石家庄接管的干部,李向华推了推眼镜,表达得比较含蓄:“陈朝阳同志在部队是优秀的政工干部,雷厉风行,执行力强,这是优势。

但地方工作,特别是新区、城乡结合部、工矿企业,情况极其复杂。

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工农关系,发展经济民生,需要更细腻的‘绣花功夫’和更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

昌平专区包含了宛平煤矿这样的工业重镇,工人管理、生产恢复、劳资关系、部分遗留都是新课题。

陈朝阳同志在军队的指挥风格,能否顺利转型,适应这种千头万绪的地方治理?

我们是否需要一个更熟悉城市和工矿管理的同志来搭配?”

接着一位与许明远相熟的延庆县委书记,孙书记发言,带着点替同僚鸣不平的意味:“罗书记,各位领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