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459章 技术模糊,要定八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59章 技术模糊,要定八级(1 / 2)

第459章技术模糊,要定八级(第1/2页)

能对调安装、磨损轻点的齿轮,早都拆东墙补西墙用光了。

库里那点机油,滤网都快堵死了,哪来的新油换?

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老师傅的话,精准地刺中了当前工业建设中最普遍也最痛的点,不仅仅是技术落后,更是维持最基本生产的物资都极度匮乏,以及更深层次的人才断层。

陈朝阳的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工人同志们,他们脸上有钦佩,但更多的是同样的无奈和麻木。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金陵厂一家的困难。

他此刻思绪已飞得更远。

老师傅的抱怨和眼前工人们参差不齐的技术水平,让他瞬间串联起了在昌平的经验。

在昌平,他同样面对过技术人员极度稀缺的困境。

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人。

光靠挖东墙补西墙地找几个老师傅,或者指望大学生分配,是绝对跟不上工业发展步伐的。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推动创办了昌平南口工业技术学校,定向培养急缺的初级技工和技术员。

而眼前金陵厂的情况,甚至更为典型。厂里除了少数几位能勉强应付的“大师傅”,大量的是只能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普通工人和学徒工,水平差距巨大。

很多人连图纸都认不全,更谈不上理解机器原理、进行预防性维护和独立解决复杂故障。

扫盲班能教会认字,却教不会精湛的技艺和系统的机械知识。

一个清晰的构想在他脑中迅速成型:必须在汉东,立刻推动两件事。

第一,全面推广和升级“昌平模式”。

不仅要建技工学校,还要在大中型厂矿普遍建立附设的技术夜校或培训班,

请老师傅和有限的技术人员,甚至要请技术专家系统授课,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可传授的标准化知识,快速提升现有工人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

第二,必须提前推广八级工,技术等级考核与评定制度。

打破现在“大师傅-学徒工”的模糊界限,将技术能力量化定级,等级直接与收入、待遇、荣誉挂钩。

这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工人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让“技术好吃香”成为共识,更能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能力定岗提供依据。

这时,车间主任闻讯赶来,他是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人,穿着一身沾了油渍的蓝色工装,脸上带着匆忙和高度警惕。

看到被老师傅们围在中间的陌生面孔,他愣了一下,没有立刻上前,而是先仔细打量了陈朝阳一番,目光尤其在那旧挎包和工装衬衣上停留了片刻。

“这位同志是……?”张大海主任谨慎地开口,语气里带着公事公办的探究意味,并未因老师傅们的态度而放松。

在当前的形势下,任何陌生人都可能带来麻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