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517章 合作未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17章 合作未来(1 / 2)

第517章合作未来(第1/2页)

陈朝阳走到一位女工旁,看着她那双在热水中快速动作、明显变形的手指。

沈老太一旁介绍,语气里是无奈和诉苦:“领导同志,这是咱们工序里的抽丝,您也看到了,这活计,就是辛苦。

现在年轻人,谁还愿意吃这个苦?

又累,工钱也薄,都想着进国营的大纱厂,哪怕当个学徒,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听着也体面些。”

她指了指这些女工,

“现在坊里,全靠这些知根知底的老姐妹,还有家里实在困难、指望这点工钱贴补的撑着场面。

我是真担心,再过些年,这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怕是要断送在我手里喽……”

这番话,不再是生硬的诉苦,而是在陈朝阳观察到实际情况、并表达了基本关切后,沈老太顺理成章地吐露出、困扰她许久的真实焦虑。

对话的转折变得自然流畅,也将私营手工业面临的人才断档危机清晰地呈现出来。

而陈朝阳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1.分散、原始的手工劳动,无法与初步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国营工厂竞争,致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生矛盾。

2.私人作坊缺乏稳定的原料渠道、统一的品质标准、有效的销售网络和资金支持,在市场波动和强势买方,包括国营单位面前毫无议价能力,致使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脱节。

3.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进行升级,艰苦的劳动条件无法吸引新生代,导致技术停滞与人才断档。

如果仅仅将这里作为一个需要帮扶的孤例,那确实意义有限。

但陈朝阳的思维却不在于此,他要的是如何将这部分分散、潜在的生产力,有序地纳入他构想的“汉东工业体系”和“工农循环”之中。

他的脑海中思路变的清晰,这思路直接指向了未来必然的趋势:引导走向合作化,并实现产业升级。

或是日后公私合营的大趋势,或是成了合作社振兴乡村。

………………

连日马不停蹄地走访,那些狭窄作坊里老师傅专注的神情、简陋却仍在运转的机器、以及谈及销路与原料时眉宇间流露的愁容,都一帧帧的在陈朝阳脑海中回放。

“力量太分散了……”他站在工业厅办公室那张巨大的汉东省地图前,手指有意识地划过刚刚走访过的几个县镇,

“质量参差,标准不一,成本高昂,如何能与规模化生产的进口货、乃至国内已形成雏形的大厂竞争?”

他看到的问题,远比报表上的数字更具体,也更严峻。

但危机之中,也孕育着机遇。

“看到问题,便要解决问题。

整合市场,攥指成拳,才能做大做强,这才是汉东工业兴旺的根基所在。”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清晰。

他没有丝毫耽搁,一返回工业厅办公室,便伏案疾书。

摊开的白纸上,墨迹淋漓,他正结合调研所见,将脑海中的构想细化、深化,着手完善一份更符合汉东本地产业基础与风土人情的工坊合作社试点规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7章合作未来(第2/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