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相辅相成(第1/2页)
“第二个循环,是‘以农业养活工业’:
农业效率提高了,能提供更多的商品粮,我们的工人同志们和城市人口才能吃饱饭,安心搞建设。
能提供更多的棉花、油料、蚕丝等工业原料,我们的轻工业才能开工生产。
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有了购买力,我们工厂生产的农具、自行车、棉布、暖水壶才有广阔的市场……
同时,农业释放出的富余劳动力,正是我们工业扩张所需要的新生力量。”
他用力将两个圆圈之间的箭头加粗,强调道:“这两个循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汉东省经济体系的任督二脉。”
它超越了简单的部门利益和行业界限,展现了一种极其罕见、系统性的战略统筹能力。
许多干部,尤其是那些来自农业和地区工作的同志,眼神都亮了起来,新社会成立了,都在谈现代化,可现在他们才从中看到了什么是农业现代化,也看到了自身工作在全省大盘子中的重要地位。
那种对陈朝阳思路的认同感,明显又加深了一层。
这位第四书记的形象,在众人心中,不仅是一位铁腕的整顿者,更是一位有着深远历史思考和清晰理论构建能力的战略家。
他这番将历史经验与当前实际紧密结合、深入浅出的阐述,让许多原本疑惑的干部茅塞顿开,纷纷点头。
他的《初步构想》,也因此被赋予了更深厚、更完整的战略内涵。
汉东省的未来发展路径,在他清晰的勾勒下,已然呈现出工农并举、军民一体的清晰轮廓。
这时,主管财政的孙省长忍不住再次开口,依旧强调资金,将大家从宏大的蓝图中拉回现实:
“朝阳同志,您描绘的循环非常好,道理我们也懂。
但是,启动这个循环需要巨大的初始投入!
研发新农具、建新化工厂、提高农业商品率…哪一样不需要钱?
我们省里的财政盘子就那么大,各方面都在伸手,‘勒紧裤腰带’这话好说,具体从哪里勒?
压缩哪些开支?
教育、卫生、行政运转,这些都能砍吗?”
孙省长的话像一盆冷水,点出了最现实的困境。
会场的气氛也稍微凝重了一些。
陈朝阳对此早有预料,关于资金问题,陈朝阳的态度更加明确:“钱,确实紧张。
但我们要会‘挤’,更要会‘争’。
孙省长的问题非常关键,我们必须面对。
关于内部挖掘,我建议由省计委和财政厅牵头,立即对全省预算进行一次彻底的审计评估。
原则就一条:保生产、保重点、压一般、停无效。
凡是与《构想》中确定的重点工业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无关的非紧急、非必要开支,特别是楼堂馆所建设、过于铺张的会议接待,必须坚决砍掉!
这件事,需要省委下决心,也需要我们在座各位同志带头做出表率!”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孙省长身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