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532章 评定细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32章 评定细则(2 / 2)

相反,他一次次被这个时代人们的坚韧、朴实以及在艰难条件下迸发出的深刻洞察力和举一反三的创造力所震撼和折服。

这位科协委员提出的问题,恰恰点醒了他,让他看到了自己构想中一个尚未完善的关键环节,

这非但没有让他感到被冒犯,反而让他由衷地感到欣喜,

这说明在汉东,同样有着能够跳出具体事务、从系统层面思考问题的优秀人才。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声音中带着真诚的敬佩:“建安同志的问题,真正点到了构建完整工业人才体系的精髓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2章评定细则(第2/2页)

我们既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也要有能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能进行设计和创新的工程师!

这两者,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他顺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全场,引导着更深入的思考:

“同志们,这正说明了我们这份《汉东工业构想》的生命力,它不是一份僵化的文件,而是在座的各位,用你们的智慧和经验,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我们工人同志们的八级评定是坚实的塔基,那么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就是支撑发展的塔身,而未来的科学家、顶尖的创新人才,就是引领我们攀登高峰的塔尖。”

他看向王建安,语气充满了肯定与吸纳:“你的建议非常宝贵。

我们完全可以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工程师认证体系,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建立一套从技术员到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乃至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评定制度。

这套制度,要与工人同志们的技术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应和衔接,甚至要打通转换通道。”

他描绘着一个更加开放的未来图景,这个图景的灵感正来自于刚才的提问:“比如,一位技艺精湛、富有创造力的八级工,如果他理论基础扎实,愿意深造,完全可以通过专门的考核和评定,晋升为工程师。

同样,一位工程师,如果深入车间,解决了关键的操作性难题,他的贡献也应当在评级中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要打破的,正是身份和职业的壁垒,要让人才根据其能力和贡献流动起来,让每一个智慧的头脑都能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为了增强说服力,陈朝阳这次引用了先行地区的经验:“同志们,我们的构想并非凭空而来。

据我了解,东北地区50年就在部分大型国营厂矿试行了类似的工人技术等级评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工人积极性高涨,技术革新涌现,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他们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充分借鉴,避免走弯路。”

陈朝阳这番情真意切的回应,不仅解答了问题,更展现了他作为领导者善于倾听、乐于吸纳集体智慧的胸襟。

他看到的,不是自己作为“先知”在布道,而是一场汇聚了众人智慧的头脑风暴,他为之兴奋,为之鼓舞。

这种态度,极大地激发了与会者的参与感,让他们感觉到,这份宏大的蓝图,并非陈朝阳一人之功,而是凝聚了在座所有人,乃至整个汉东有识之士的共同智慧。

这份构想,也因此显得更加厚重,更加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整个讨论过程,陈朝阳逻辑清晰,论证有力,既有原则高度,又有具体方案,对各方提出的技术、资金、公平、行业差异乃至人才体系建设等问题都给出了颇具说服力的回应。

他不仅在回答质疑,更在吸收合理建议,不断丰富着草案的细节。

…………

关于工人技术等级评定的热烈讨论暂告一段落,但会场内的思绪并未停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