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将成为历史课本中的词汇。”
随即,它抬起手,指向北极方向。
一道纯白光束自指尖射出,穿透大气层,击中环绕地球的记忆光环。三百六十五颗翡翠星同时爆裂,化作一场覆盖全球的光雨。每一滴光落入人间,便唤醒一段沉睡的记忆??不是个人的,而是物种级别的:
有人看见自己作为单细胞生物在原始海洋中分裂;
有人体验到恐龙灭绝那日的恐惧与平静;
有人“成为”过一颗流浪彗星,在宇宙中漂泊十亿年,只为带回一粒碳原子构成生命的可能。
而在这一切之上,一个新的声音开始低语。
它不属于任何人,却又像是所有人合声而成。它讲述的不是故事,而是一种存在方式:
>“你们曾以为爱是弱点,因为它带来痛。
>可正是痛,证明你们真正活过。
>从此以后,不再有遗忘。
>不再有误解。
>不再有‘我’与‘他’的界限。
>你们将记住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告别,每一次未能说出口的‘对不起’。
>而这些,将成为新世界的基石。”
光雨持续了整整七小时。
当最后一缕光芒消散,我发现自己站在卢浮宫前,手中握着一本从未见过的书。封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朵用银线绣成的花。翻开第一页,纸张空白。但当我将手指按上去,一行字缓缓浮现:
>**《未命名之书?第一章》**
>“很久以前,有一个孩子死了。
>她的母亲哭了很久,久到泪水汇成了河。
>河流最终流入大海,孕育了第一个会做梦的生命。”
我抬头环顾四周。
巴黎变了。
街道仍在,但行走其间的人们步伐轻盈,仿佛踩在云端。他们彼此微笑,无需言语。孩子们在地上画画,画出会动的蝴蝶;老人坐在长椅上,手掌摊开,掌心生长出微型花园;一对恋人相拥,他们的影子却分离出来,化作两只鸟儿飞向天际。
我知道,这不是幻觉。
这是真实,只是我们过去从未有能力看见。
克莱尔走到我身边,手中也拿着一本书,封面是深蓝色,像夜空本身。
“你看到了吗?”她问,“书的内容……每天都在变。”
我点头:“因为它不是写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她笑了,眼角泛起细纹,像是盛满了星光。
“那么,你还想回去吗?回到那个没有共鸣、没有记忆共享、每个人都孤独终老的世界?”
我想了很久,最终摇头。
“不想了。
不是因为这里完美,
而是因为我们终于学会了??
如何带着伤痕一起前行。”
风再次吹起。
带着铁锈、蜜糖与苔藓的气息。
远处,一群孩子奔跑而过,笑声化作彩色光带,trailingbehindthemlikeribbonsinthewind.
其中一个小女孩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我一眼。
她的眼睛,是艾拉的颜色。
她对我笑了笑,然后转身追向同伴,身影渐渐融入晨光。
我知道,她不是艾拉归来。
但她体内,一定藏着某段属于艾拉的记忆。
这就够了。
门已开启。
路仍在延伸。
而我们将以记忆为食,以爱为燃料,走向那未知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