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天启大明> 第二百三十八章 请客吃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八章 请客吃饭(2 / 2)

制置司枢密,比内阁首辅还要金贵,更有实权。

别的不说,现在从四品以上官员的擢迁黜免,全在制置司里讨论。

从四品以上官员,枢密们合议定夺。从三品以上官员,平章们合议定夺。最后交皇上御批。

吏部负责提供官员履历丶初审结果,然后接到御批的合议,老老实实遵行。

至于从七品以上官员的擢迁黜免,地方有制置局的,比如平辽局丶西北局丶西南局丶山东/山西制置局的,由制置局合议定夺,报吏部备案。

没有制置局的,由制置司组织局与吏部合议定夺,说是合议,还是组织局为主,它定下来,吏部遵行就是。

正从九品和八品官员,则由各地制置局组织处或新设的各布政司铨政厅合议定夺。

吏部等于成了人事档案局和秘书局...

官帽子在人家手里握着,钱袋子也在人家手里捏着,内阁和六部不就成了制置司的走狗吗?

给根骨头你就得摇尾巴..

众人被请到松风楼后院,这里地方大,围着一个大水塘修建了榭台丶廊亭,可以坐千馀人都不觉得拥挤。

水塘中间还有一个露台,有曲桥与岸上相连。

等众人坐下,温体仁和周延儒先在露台上讲了几句场面话,然后把露台让给黄宗羲和顾炎武。

「在下黄宗羲,字太冲。」

「在下顾炎武,字宁人。」

「今天由我俩给大家宣讲一下新国制改革方略草案一部分。」

「此草案还在讨论和修订中,今日讲给大家听,也是希望诸位对其展开讨论,给予各方面的意见。」

两人就像说对口相声一样,开始巴拉巴拉说起来。

「..其中一条最重要,以后做官有权但不能发财。妻子以及没有独立门户的儿子媳妇,均不可经商...

每年家产审计一次,每次迁升也需要审计一次家产...」

「新官律不仅有贪污受贿罪,还有收入不明罪...好消息是就算贪污巨大也不会剥皮实草,坏消息是一旦被定罪,家产全部没收,还要追还赃银。」

这是大明特色,一旦被认定贪赃罪,都察院等有司会核算出一个贪赃金额,比如某仓库丢失粮食若干石,库银若干两,不管是不是你任上不见的,反正你倒霉被查到的,就挂在你头上,哪怕是百年的亏空,也挂到你一个人头上平帐。

家产抄没,远远不够金额,那就接着还,你这辈子没还完,儿子接着还,儿子没还完,孙子接着还。

曾经嘉靖三十年左右,浙江有官员贪墨剿倭军资,被检举出来,世宗皇帝大怒,一查到底,最后汇总出一个惊天的赃银金额。

抄没家产不够,那必须追还!

而且没有期限的,只要大明朝还在,你的子孙后代一辈接着一辈还。

然后一直还到贪官的孙子辈。

巧好神宗皇帝即位,贪官的故交好友趁着新皇即位,上疏求赦免。

神宗皇帝看完档案,气不打一处来,你丫的连剿倭军资都敢贪墨,不赦免,接着还,最后贪官孙子还到万历二十多年才算把赃银还完。

当年张居正的儿子就因为追还赃银,被逼得乱咬人,最后上吊。

所以不少做过官的名士缙绅们,听到要追还赃银,脸色骤变,变得翠绿发光。

这确实是一个坏消息,能让子孙后代「受益无穷」的坏消息。

「..你可以开工厂,办商号,以实业发财。合法获得的财富随便挥霍,修园林丶养戏班丶纳妾养婢女,只要不违法,都可以。

但是千万不要逃税漏税,不要行贿买官...不过新律会给诸位兴工商者一条新路,地方公议会县丶府丶布政司三级公议会,有若于公议郎。朝廷中枢有奉议会,有若干奉议郎,如何成为公义郎和奉议郎,有细则说明。

公议会和奉议会主要职责就是审计每年的财政预算和度支,弹劾民愤极大的地方官员,细则另有说明...」

黄宗羲和顾炎武搭夥讲了足足半个时辰,这才讲完,拱手告辞,让上千缙绅名士慢慢消化,互相讨论。

被侍卫司军校引到旁边的一座楼台的四楼,朱由校坐在那里,可以一眼俯视到整个后院。

「皇上,学生不辱使命,给他们讲完了。」

黄宗羲和顾炎武上前复命。

「坐,讲了半天也口渴了,大伴,给他俩倒些果汁。」

「遵旨。」

「谢皇上。」

喝完果汁,黄宗羲迟疑地问:「皇上,新制新政他们会接受遵行吗?」

朱由校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新政方略草案颁布后,司礼监和制置司承宣局收到了不少反馈,公开的,私下的都有。

有的说异想天开,想起一出是一出。

有的说现在的大明土壤,还不适合这样的新制。

反正就是朕的步子迈得太大了。」

黄宗羲和顾炎武不由地放下杯子,认真地听起来。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世上最重要的是开始去做一件事,而不是一直在那里说,在那里想。

说和想的结果有很多种,而做的结果只有两种,成功或失败。

朕不怕失败,失败反而说明了一个问题,此前的那条路不通,必须换一条路。

不停地试错,总会成功。而只是在那里想和说,永远也不会成功。」

朱由校深吸一口气,继续说。

「如何让再造新大明,或者说对三千年的华夏文明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我改造和修复,朕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朕想了很久,把能想到的方向丶方略和道路,全部想了一遍,最后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一套方略。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去讨论新政新制的成功与否,而是要迈出这一步,给世人,给子孙后代指出一个方向。

我们必须要跳出千年的桎梏,不要再在某个圈子里打转转。我们要抓住人类文明之千年变局的机会,海纳百川,万象更新,重塑我们华夏文明,再造新大明。」

朱由校的声音清脆洪亮,让黄宗羲和顾炎武心绪澎湃。

松风寺后院有盛大的宴会,苏州寒山寺也有释门聚会。

南京丶南直隶和浙江各处名刹的监寺方丈六十馀人,聚在寒山寺的说法堂。

寒山寺监寺释与力开口道:「京师同门来信,说左山西弹劾五台山诸寺后,朝廷组建的专案组已经呈报制置司,转发礼部丶刑部和都察院。

查实五台山寺庙三十七家,其中藏匿无度牒僧人一千四百六十七人,涉及三十五家寺庙;设典当质库,发放高利贷者,涉及二十七家寺庙;侵占田地丶巧取豪夺者,涉及二十四家寺庙;以各种非法仪式和法事,收敛钱财者,涉及二十一家寺庙。

五台山寺庙三十七家,无一幸免。

制置司行文山西制置局和山西布政丶按察两司,然后按察司派巡防营封查三十七家寺庙,逮捕有度牒僧人七百五十九人,无度牒假僧二千六百七十三人,其馀管事丶打手合计四千馀,抄没资产无数...」

一位僧人垂眉道:「阿弥陀佛,难道佛门劫难又要来了吗?」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