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六心澄照诀(第1/2页)
“沙沙——沙沙——”
“兄弟,你怎么还在扫地啊?”
新的一日,陈修瀚怔怔看着不远处那道打扫的身影,表情木然。
识破下毒手法,抓捕下毒犯人,甚至引蛇出洞,将一群六扇门捕快擒拿,替寺内挽回了一场重大的危机。
最牛逼的是,连四大名捕都败在剑下。
如此功劳,不得起飞喽?
结果他看到了什么?
破案前,是扫地僧。
破案后,还是扫地僧。
这不白破案了么?
寺内居然不为这等人才转正?
那自己不是更完蛋了?
但看着看着,陈修瀚又觉得移不开眼睛了。
因为展昭此时的扫地,不仅仅是扫地。
而是在动与静之间,寻找一个奇妙的平衡点。
明明扫地时,手在动,脚在动,脚下的尘土在动,落叶在动,但心中却越来越静。
最终。
整个环境都好似定格,成了一幅静态的画面。
参悟《清净如来藏》的普遍思路是,安耐毁誉,八风不动,以参禅打坐为主的静功。
可展昭觉得这不适合自己。
于是乎,他揉合了“静、定、止、观、觉、同”,将“澄心决”进阶为“六心澄照诀”。
此诀不限于打坐,行走坐卧,皆可修持,旨在使修行者于纷扰中保持本心。
散乱时可“静心”,昏沉时可“定心”,执着时可“止心”。
迷失时可“观心”,体悟时可“觉心”,究竟处可“同心”。
以上是较为极端的情况,事实上是日常中,六心可同修,恰能与凝炼后的六爻窍穴呼应。
“六心澄照,本来无垢,随缘应物,自在逍遥!”
展昭默默念诵,眉宇间露出喜悦。
“六心澄照诀”并非他的自创,而是从《清净如来藏》里体悟出来。
但相比起“六爻无形剑气”完全由酒道人传授,“六心澄照诀”中有包含了不少他的武学感悟在。
这种大框架不变,小细节里可以决定的感觉,既不好高骛远,又有种沉浸感,实在妙不可言。
“之前还考虑,开辟先天气海的时间,能否从十年提前至九年,甚至更短些……”
“如今看来,这种唯时间论,还是浅薄。”
“我真正该追求的,应该是真气积蓄功成之前,六大窍穴的神异。”
凝炼窍穴,不仅能提升修炼神功的效率,还能生出异种真气。
较为普通的有寒冰真气、烈火真气等等。
较为稀少的,则是之前留在定觉体内的,那股刺激情绪的心灵秘法真气。
但这还不是最为奇缺的。
真正稀缺的是窍穴自生神异,反哺功法,赋予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
不过那种几率很小,属于顿悟。
即便是以展昭的天资与根骨,酒道人都没有抱着太大的期许。
只说在开辟先天气海之前,六大窍穴若能生出一两道神异,那么即便是修炼相同的剑诀,实力都会比起旁人强出一大截。
而今有了“六心澄照诀”,展昭隐隐有种感觉,他生出窍穴神异的机会,比之前要高得多。
这是武学的进境。
还有对于大相国寺现状的思考。
展昭向戒闻发出质问时,是抱着离去的念头。
但听完大相国寺的内忧外患后,有所感触,改变了主意。
这并不代表他就愿意接受胡西霸那类僧人的存在。
毕竟一走了之是一种选择,分道扬镳,眼不见心不烦。
另一种选择,则是按照我的心意改变它。
正如持宏禅师所言,扫尘方能见性,破邪即是显正。
整顿佛门乱象么?
展昭还真有些意动。
这种挑战难度极大。
别说各地隐匿逃犯,多收奸佞的寺院,即便是现在的大相国寺,也早已形成一套规则。
或许有诸多弊端,或许埋下隐患,但它至少在平稳的运行。
贸然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谁知道变完后是变好了,还是甚至不如之前?
偏偏如此,展昭生出兴致。
真要简简单单,他还不做了呢!
当然。